[发明专利]一种纺织废气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4489.8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9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熊英姿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英姿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废气 处理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废气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纺织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可以实现在过滤塔本体内设置动态过滤台,并通过扩网升孔的特殊设计并创新性引入自疏通柔性滤网,通过其上的成网吸附纤维杆对纺织废气进行高效过滤,并在堵塞后由于气体压力增大推动自疏通柔性滤网在扩网升孔上升,自疏通柔性滤网受到拉扯后形变网孔扩大,然后触发疏通动作,挤出水分并润湿成网吸附纤维杆,并配合成网吸附纤维杆的胀大和震动等动作促使网孔内的堵塞物在水分作用下结合呈块状物落下,从而实现自疏通柔性滤网的自疏通,接着在重力作用下自疏通柔性滤网复位并恢复形状,继续开始过滤废气,并完成对污染物的回收,大大提高废气预处理设备的处理效率及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纺织废气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印染工业废气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化纤的纺丝工艺,二是纺织品前处理以及功能性后整理工序。以黏胶纤维化纤的纺丝工艺为例,需要先将原材料制成纺丝液,而在制造纺丝液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二硫化碳,所以纺丝加工过程会释放出以硫化氢、二硫化碳、二氧化硫为主的有害气体物质。热定型机处理是纺织品前处理工艺的重要一环。热定型时,纺织品上的各种染料助剂、涂层助剂都会释放出来,所以最终排气管道口会有大量VOCs (有机挥发物)释放。这些有机气体主要是一些甲醛、多苯类、芳香烃类等有机气体。纺织品功能性后整理过程中,废气主要来自两个环节。涤纶分散染料的热熔染色工艺中,高温导致一些小分子的染料升华为废气排放出来。棉织物的免烫、阻燃整理都要经过烘焙环节,由于添加了一些化学助剂,烘焙时会出现甲醛等醛类气体和氨气释放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纺织印染废气一般先经过预处理设备(粉尘颗粒去除过滤、雾化喷琳塔、水汽分离器、高温降温等设备)对粉尘和大颗粒污染物进行过滤后,再通过等离子UV光解除臭废气净化器高排,但是往往在经过预处理设备时过滤效果较差,效率较低,难以实现高效高质的持续性过滤,导致后续的净化器压力较大,且往往残留的粉尘或者颗粒状污染物容易损坏净化器,甚至连排放后的气体中仍存在少量的粉尘和颗粒状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废气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它可以实现在过滤塔本体内设置动态过滤台,并通过扩网升孔的特殊设计并创新性引入自疏通柔性滤网,通过自疏通柔性滤网上的成网吸附纤维杆对纺织废气进行高效过滤,并在堵塞后由于气体压力增大推动自疏通柔性滤网在扩网升孔上升,自疏通柔性滤网受到拉扯后形变网孔扩大,然后触发疏通动作,挤出水分并润湿成网吸附纤维杆,并配合成网吸附纤维杆的胀大和震动等动作促使网孔内的堵塞物在水分作用下结合呈块状物落下,从而实现自疏通柔性滤网的自疏通,接着在重力作用下自疏通柔性滤网复位并恢复形状,继续开始过滤废气,并完成对污染物的回收,大大提高废气预处理设备的处理效率及质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废气处理设备,包括过滤塔本体,所述过滤塔本体侧壁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过滤塔本体上端连接有出气管,所述过滤塔本体内固定安装有动态过滤台,所述动态过滤台上端开设有扩网升孔,所述动态过滤台左端和下端分别开设有侧进气孔和落料孔,所述侧进气孔与进气管相匹配,所述落料孔与接料斗相匹配,所述扩网升孔下侧设有自疏通柔性滤网,所述自疏通柔性滤网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拉伸滑块,所述扩网升孔侧壁上开设有一对与拉伸滑块相匹配的导向滑槽,且拉伸滑块与导向滑槽之间滑动卡接,所述自疏通柔性滤网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节点球和连接于节点球之间的拉伸连接管,所述拉伸连接管外端连接有多根成网吸附纤维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英姿,未经熊英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44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