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助终端的警务安检系统及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4466.7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2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权;苏国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5 | 分类号: | G07C9/25;G06K7/10;G06K9/00;G08B5/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助 终端 警务 安检 系统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助终端的警务安检系统及应用方法,包括警务安检自助终端、警务通系统、公安数据库和无线通讯模块,警务安检自助终端用于采集流动人员的身份信息并对流动人员进行身份识别,警务安检自助终端经无线通讯模块与警务通系统连接,公安数据库存储有公民的身份信息,公安数据库经无线通讯模块与警务通系统连接,警务通系统用于存储警务安检自助终端的流动人员识别结果;本发明通过警务安检自助终端,对流动人员进行快速排查,节约人力资源,有效打击罪犯,提高安防级别;设置两个显示屏,对可疑人员的排查和确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壳体内温度的检测,在设备短路起火时迅速断电,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助安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助终端的警务安检系统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地铁站、火车站、体育场馆、社区门口等公共场所是人流量较大的主要出入口,公安民警为了打击罪犯,保证群众的安全,常常需要在这些场所进行盘查人员,排查可疑人员。
目前公安民警使用的手持式设备进行身份核查,效率低,民众体验不好。而且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手持式设备的排查方式不仅造成了人群的拥堵,而且极大的增加了公安民警的工作效率。为了更方便民警的工作,更有效的打击城市犯罪活动,保证群众的出行安全,亟需一种更为高效的应用于公共场所的公民身份识别安检系统。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智能动态人脸识别铁路安检安防管理系统”,其公告号:CN106599748A,其申请日:2016年12月05日,包括扫描枪、人证一体机、票务一体机和安检仪,所述人证一体机分别连接票务一体机、公安警务系统后台和安检仪,票务一体机还连接铁道部验票系统后台和扫描枪,所述安检仪的底盘通过螺钉螺母锁在桌体上,底盘中间有内螺纹,支撑管中空,外径上攻有一段螺纹,所述支撑管与底盘通过螺纹联结,上下调节安检仪高度,此为安检仪自由度1,支撑管的水平旋转此为安检仪自由度2,上述两个自由度调整好后可调节锁紧螺母,当锁紧螺母与底盘贴紧后上述两个自由度固定,固定块两头有相贯的内螺纹,所述固定块两头分别联结支撑管和横管,所述横管中空,横管上安装有安检仪盒体,所述安检仪盒体包含至少一个摄像头用于取景成像,包含至少一组LED补光灯用于智能补光,所述安检仪盒体还包含一块LCD液晶模组用于显示被测人员信息,所述安检仪盒体还包含光控开关,当环境采光不足时光控开关自动闭合,所述LED 补光灯开启工作。该申请的安检系统仅通过一个人脸识别进行流动人员的识别,无法进行有效的人员身份识别,识别度低,无法有效识别罪犯,同时,安检仪没有做保护措施,容易出现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的技术中流动人员的身份识别度低、无法有效识别可疑人员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自助终端的警务安检系统及方法,对流动人员进行快速排查,节约人力资源,有效打击罪犯,提高安防级别。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基于自助终端的警务安检系统,包括警务安检自助终端、警务通系统、公安数据库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警务安检自助终端用于采集流动人员的身份信息并对流动人员进行身份识别,所述警务安检自助终端经无线通讯模块与警务通系统连接,所述公安数据库存储有公民的身份信息,所述公安数据库经无线通讯模块与警务通系统连接,所述警务通系统用于存储警务安检自助终端的流动人员识别结果。通过警务安检自助终端对流动人员进行快速排查,有效节约人力资源,当有可疑人员经过时,利用公安数据库记录的信息可很快的对可疑人员进行识别,有效打击罪犯,提高安防级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44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