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点检测装置及轨道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3872.1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6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祯;翟佳佳;周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徐州)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王雪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装置 轨道 设备 | ||
一种焊点检测装置及轨道检测设备,涉及轨道交通检测技术领域;该焊点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图像采集装置、光源和导向轮;图像采集装置和光源均设置在外壳内;导向轮设置在外壳的外部,导向轮的部分或者全部凸出于外壳的表面;外壳的一面设置有窗体;图像采集装置和光源的位置分别与窗体的位置相对应。该轨道检测设备包括焊点检测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点检测装置及轨道检测设备,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依靠维护人员直接观察供电轨的轨面进行检测焊点,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耗费人力和检测质量不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焊点检测装置及轨道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供电轨,又称第三轨,是指安装在如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线路旁边的、单独用来供电的一条轨道。
供电轨通常是高压电带电轨道;电动列车的集电装置在供电轨轨面上接触和滑行,把电力传输到列车上;然而集电装置在供电轨轨面上的滑行过程中会产生高压电弧,从而在供电轨轨面上生成焊点,同时产生不规则划痕,造成轨道磨损。
目前对于供电轨轨面的焊点检测,是靠维护人员直接观察供电轨的轨面是否存在焊点,其工作效率低下、耗费人力且检测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点检测装置及轨道检测设备,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依靠维护人员直接观察供电轨的轨面进行检测焊点,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耗费人力和检测质量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焊点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图像采集装置、光源和导向轮;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光源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部,且所述导向轮的部分或者全部凸出于所述外壳的表面;
所述外壳的靠近所述导向轮的一面设置有窗体;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光源的位置分别与所述窗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窗体照射在待检测物上,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窗体采集所述待检测物的图像信息。
本发明的可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外壳包括固定框和外壳本体;所述窗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与所述外壳本体之间;
所述外壳本体的顶面开口,且所述固定框与所述外壳本体的顶面可拆装连接;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光源均设置在所述外壳本体内;
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外壳本体的顶部,且所述导向轮的部分或者全部凸出于所述固定框。
本发明的可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光源与所述外壳本体通过光源转接件连接,且所述光源转接件设置在所述外壳本体的内部;
所述光源与所述光源转接件可转动连接;
所述光源转接件与所述外壳本体可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光源随所述光源转接件能够滑动。
本发明的可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外壳本体设置有外壳长圆形孔,所述滑动螺钉穿过所述外壳长圆形孔与所述光源螺接;
所述光源转接件设置有长圆弧形孔,所述转动螺钉穿过所述长圆弧形孔与所述光源螺接;
所述外壳本体设置有与所述长圆弧形孔位置对应的外壳通槽;
所述外壳本体的外部连接有盖合所述外壳长圆形孔、所述长圆弧形孔和所述外壳通槽的光源调节盖。
本发明的可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光源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光源分别与所述焊点检测装置的行走方向平行;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位于两个所述光源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徐州)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徐州)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38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应复杂医院环境的送药车
- 下一篇:一种高密度培养洁净轮虫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