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通信设备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4916.4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2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吴耀辉;伍耀海;唐志辉;温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杜嘉伟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通信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通信设备箱,包括第一层箱体和悬空安装在其内的第二层箱体,在第二层箱体和第一层箱体之间形成有回形气道,在回形气道之中设置有循环散热装置,在回形气道内安装有动态开孔导风装置;动态开孔导风装置包括半透活动件和至少一个引气活动件,半透活动件可纵向滑动地安装在回形气道内,每一个引气活动件均可纵向滑动地安装在第一层箱体的顶部,半透活动件通过连杆件连接有透气板件,且每一个引气活动件的底部均连接在透气板件上,在引气活动件上开设有导气孔。本发明通过半透滑动件的位置变化对第二层箱体内散热气流的感应从而动态地改变第一层箱体的有效进气面积,避免不必要的散热开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通信设备箱。
背景技术
电力通信网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应运而生的。它同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及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目前,它更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电力通信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排出,时间久了会对设备造成损伤,但是市面上的电力通信设备箱采取的散热方式大多数只是在箱体上开设散热孔,且实现散热的方式仅仅是通过内部换气实现,散热效果较差。
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1911087558.7的发明专利,其主要是通过在设备底部设置通气孔和风机,通过风机抽风对设备内部进行散热,再在通气孔上简单覆盖防尘网进行防尘,防尘网防尘原理主要是通过其特殊结构对部分灰尘进行阻挡和吸附;但是无论电力通信设备低功率还是高功率运转,通气孔面积不变,即使有防尘网阻挡仍然有部分灰尘可以进入,且防尘网上容易积灰,其本身和其上吸附的灰尘对透气性都具有较大影响,从而导致进气不畅,或者风机功率增加和超负荷运转,最终导致散热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通信设备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论电力通信设备低功率还是高功率运转而通气孔面积不变导致的不必要进灰,且使用防尘网导致散热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通信设备箱,包括第一层箱体和悬空安装在其内的第二层箱体,在所述第二层箱体和所述第一层箱体之间形成有回形气道,在所述回形气道之中设置有用于从所述第二层箱体顶部抽入冷空气并从第二层箱体底部吹出从而在所述回形气道两侧形成上升气流的循环散热装置,在所述回形气道内安装有用于感应其内上升气流的强度以调节所述第一层箱体顶部的开孔面积的动态开孔导风装置;
所述动态开孔导风装置包括半透活动件和至少一个引气活动件,所述半透活动件可纵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回形气道内,每一个所述引气活动件均可纵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层箱体的顶部,所述半透活动件通过连杆件连接有透气板件,且每一个所述引气活动件的底部均连接在所述透气板件上,所述引气活动件上开设有导气孔,在所述上升气流作用下所述引气活动件可上下滑动以改变引气活动件的导气孔的与外界空气交换的有效面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层箱体顶部的进气孔,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二层箱体的底部的排气孔,在所述排气孔的位置安装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抽出所述第二层箱体内气体使其沿所述回形气道底部向两侧流动,在所述进气孔的位置安装有用于从所述导气孔抽取外界空气的抽风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半透活动件包括通过滑槽安装在所述回形气道内的板体,在所述板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透气孔,在所述板体上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一接触片,在所述第一接触片上开设有第二透气孔,在所述第一接触片上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二接触片,在所述第二接触片上开设有第三透气孔,且所述连杆件连接在所述第二接触片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透气孔、第二透气孔、第三透气孔在纵向上相互对应,所述第一透气孔、第二透气孔均为圆形孔且直径相等,所述第三透气孔为长条形孔且孔宽为该圆形孔直径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49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息分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汽车遮阳帘循环联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