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围术期患者非接触式生理信息监测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9607.8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7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锷;王露;叶春艳;郭立哲;郭曲练;庄中旭;洪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朱炳斐 |
地址: | 410008***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术期 患者 接触 生理 信息 监测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术期患者非接触式生理信息监测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装置包括信号采集及预处理模块,用于利用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实时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信号,并对信号进行预处理滤除杂波和噪声;生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对预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分离获得患者的生理信息,包括呼吸、心跳、脉搏和血压;生理信息异常报警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生理信息,在出现异常时进行报警。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患者四类生理信息包括呼吸、心跳、脉搏和血压,并提供异常报警功能,有效可行,性能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命体征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围术期患者非接触式生理信息监测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围术期指护士从迎接病人进入外科病房到病人术后痊愈回家这段时期,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全段时间。研究表明,重视对围术期患者的处理可以使得手术安全性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目前围术期患者的生理信息监测装置主要为接触式,而接触式的监测装置在使用上会受到很多限制,患者不可避免的会受限于电极和线缆的束缚,其正常的身体活动也会受到限制,甚至对于一些非常规的场合例如烧伤患者和传染病患者,接触式手段无法实施,这使接触式监测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围术期患者非接触式生理信息监测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围术期患者非接触式生理信息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采集及预处理模块,用于利用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实时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信号,并对信号进行预处理滤除杂波和噪声;
生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对预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分离获得患者的生理信息,包括呼吸、心跳、脉搏和血压;
生理信息异常报警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生理信息,在出现异常时进行报警。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装置每一个模块的功能。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装置每一个模块的功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利用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实现围术期患者生理信息的实时非接触监测,与传统接触式设备相比更加方便,避免患者由于手术期间因测量和监测手段增加所产生的心理压力,进而产生的手术恐惧症和焦虑症,促进术后脉搏和血压的稳定;2)实时获取患者四类生理信息,包括呼吸、心跳、脉搏波和血压,并在血压获取模块采用高斯过程回归模型,所需要的参数更少,在实际中具有良好的结果;3)提供异常信息报警功能,在生理信息出现异常时进行报警并能准确显示异常部位,对医疗资源进行了平衡使用,有效降低医护工作者的压力;4)系统简单有效,性能可靠,便于实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围术期患者非接触式生理信息监测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提供了一种围术期患者非接触式生理信息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采集及预处理模块,用于利用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实时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信号,并对信号进行预处理滤除杂波和噪声;
生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对预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分离获得患者的生理信息,包括呼吸、心跳、脉搏和血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南京理工大学,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96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