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海水淡化技术的火电厂热网疏水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48434.8 | 申请日: | 2020-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2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钊;张海龙;赵志丹;刘丽春;安欣;周刚;林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06;F01K17/02;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海水 淡化 技术 火电厂 疏水 余热 回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水淡化技术的火电厂热网疏水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包括热网系统、回热系统、海水淡化系统。供热抽汽在热网加热器加热热网一次水形成热网疏水,通过热网疏水泵进入疏水加热器,利用疏水加热器温度闭环控制保证加热器出水温度在70℃以上,再进入闪蒸器,得到蒸汽进入低温蒸馏海水淡化装置,蒸汽在低温蒸馏海水淡化装置内进行海水淡化,得到淡水,同时排出废水,闪蒸器产生低温水回到凝汽器。本系统可有效实现安全、节能、节水的回收供热疏水,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电厂节能新技术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海水淡化技术的火电厂热网疏水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大部分电厂均采用抽汽供热方式进行冬季集中供热,抽汽经过热网加热器加热热网一次水后形成热网疏水,根据现有设计,热网疏水通过凝汽器或者除氧器回到火电厂回热系统,但回到凝汽器会导致精处理入口凝结水温度偏高,影响凝结水水质;回到除氧器会增加除氧器抽汽,导致机组经济性下降。现大部分电厂供热疏水通过除氧器回收到回热系统。
部分地区拥有广阔的海岸线,因此海水淡化已经成为各地寻求突破缺水困扰的重要技术。区域内火电厂已经投运海水淡化设备,其中部分低温多效蒸馏技术,要求进口蒸汽温度65~70℃蒸汽。
现有热网疏水回收装置,或影响机组的安全性,或影响机组的经济性。采用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可以合理利用热网疏水余热,同时减少海水淡化装置从热力系统中的抽取热量,降低汽轮机热耗率,提高火电机组运行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海水淡化技术的火电厂热网疏水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基于海水淡化技术,合理利用热网疏水余热,提高火电机组的经济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基于海水淡化技术的火电厂热网疏水余热回收装置,包括:
热网加热器,所述热网加热器的入口连接供热蒸汽,出口输出热网疏水;
热网疏水泵,所述热网疏水泵的出口连接疏水加热器;
疏水加热器,所述疏水加热器的进水口连接热网疏水泵,进汽口连接辅汽联箱,将热网疏水与辅汽联箱的來汽混合后输出至闪蒸汽;所述热网加热器上还连接有温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疏水加热器出口温度;
闪蒸器,所述闪蒸器的蒸汽出口连接低温蒸馏海水淡化装置,低温水出口连接凝汽器。
上述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所述热网疏水泵的出口还连接凝汽器和除氧器。
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疏水加热器进口管路上的第一温度测量装置和设置在疏水加热器出口管路上的第二温度测量装置;辅汽联箱与疏水加热器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疏水抽汽快关阀和疏水抽汽调节阀;
第一温度测量装置与第一信号处理器电连接,第一信号处理器与疏水抽汽快关阀电连接;第二温度测量装置与第二信号处理器电连接,第二信号处理器与疏水抽汽调节阀电连接。
一种基于海水淡化技术的火电厂热网疏水余热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温度测量装置实时检测疏水加热器的入口温度,若入口温度低于70℃,第一信号处理器向疏水抽汽快关阀发出阀门开关信号D1,使疏水抽汽快关阀开启;
第二温度测量装置实时检测疏水加热器的出口温度,若出口温度低于70℃,第二信号处理器向疏水抽汽调节阀发出阀门开度信号D2,调整出口温度高于70℃。
上述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当疏水加热器、闪蒸器、低温蒸馏海水淡化装置任意设备发生故障时,热网疏水泵将热网疏水送回至凝汽器或除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8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