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光催化反应的微型光纤耦合光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8356.1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7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洪文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锐普创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4 | 分类号: | G02B6/04;B01D53/86;B01D53/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光催化 反应 微型 光纤 耦合 光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催化反应的微型光纤耦合光源系统,包括光催化反应模块和反应介质,所述光催化反应光纤模块具体为传光束,所述传光束的第一端面为耦合面,所述传光束的第二端面上安装有反应介质,所述反应介质由多个空心的微型光纤束组成,所述传光束的第一端面面积小于传光束的第二端面面积;本发明提出一种微型光纤结构用于实现光催化,该传光束为传光束和空心的微型光纤束构成,可以批量完成多根光纤束的催化反应,提高催化效率,同时耦合传光束采用大面积阵列结构,可以保障耦合进微型光纤束的光源都是0度进入,不会有不同的发散角度,保障了催化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催化反应的微型光纤耦合光源系统。
背景技术
光催化原理是基于光催化剂在光照的条件下具有的氧化还原能力,从而可以达到净化污染物、物质合成和转化等目的。通常情况下,光催化氧化反应以半导体为催化剂,以光为能量,将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环境友好型环境净化技术,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已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利用太阳能以可持续的方式激活化学反应途径的应用推动了光催化的发展,然而光源的截面很小,但是想要做光催化的光纤束结构截面积比较大,所以光源导进去的辐照面发散角大,光催化不均匀,造成产量低下,开发新的光催化反应器来提高产量也是势在必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光催化反应的微型光纤耦合光源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催化反应的微型光纤耦合光源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催化反应的微型光纤耦合光源系统,包括光催化反应模块和反应介质,所述光催化反应光纤模块具体为传光束,所述传光束的第一端面为耦合面,所述传光束的第二端面上安装有反应介质,所述反应介质由多个空心的微型光纤束组成,所述传光束的第一端面面积小于传光束的第二端面面积,传光束呈圆台形,传光束的耦合面与光源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光源的光线耦合至每一根微型光纤束中,进行光催化反应,可以将耦合面的光源一直传递至微型光纤束的末端,从而完成多个微型光纤束上的所有催化反应。
进一步地,所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障耦合进微型光纤束的光源都是度进入,解决了光源的截面很小,但是想要做光催化的光纤束结构截面积比较大,所以光源导进去的辐照面发散角大,光催化不均匀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光纤束的剖面为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光纤束的剖面为六边形。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微型光纤束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微型光纤束与耦合面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微型光纤束均与传光束的第二端面垂直。
进一步地,单个所述微型光纤束的最大直径为100~200μm。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出一种微型光纤结构用于实现光催化,该微型光纤耦合光源系统由光催化反应模块和反应介质构成,反应介质中的微型光纤束可为六角形、三角形等,不受本发明限制,通过耦合面的一端耦合至反应介质,可将光源的光线耦合至每一根微型光纤束中,进行光催化反应,可以将耦合面的光源一直传递至微型光纤束的末端,从而完成一根微型光纤束上的所有催化反应;且由于本发明的耦合传光束是面阵的传光结构,可以批量完成多根光纤束的催化反应,提高催化效率,同时耦合的传光束是大面积阵列结构,可以保障耦合进微型光纤束的光源都是0度进入,不会有不同的发散角度,保障了催化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锐普创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锐普创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83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感测装置
- 下一篇:模型处理方法、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