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时延处理方法、设备、装置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2576.3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5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响;闫小刚;苏鑫;段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陈丽宁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方法 设备 装置 介质 | ||
1.一种时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扩展单元HUB按演进的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eCPRI对北向节点一侧的时延参数进行处理,所述北向节点是HUB连接的基带处理单元BBU或上一级HUB;
HUB按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对南向节点一侧的时延参数进行处理,所述南向节点是HUB连接的射频拉远单元RRU。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T34_max满足如下关系:
T34_max≥T34_1_max+T_Comb(HUB#1)+T34_2_max;
其中,T34_1_max为HUB#1和BBU之间的最大传输时延,T34_2_max为HUB#2和HUB#1之间的最大传输时延;
T_Comb是HUB上行合并处理时延,通过管理面上报;
T34_max是BBU和末级HUB之间的最大上行传输时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存在N个HUB级联时,T34_max满足如下关系:
N为大于1的正整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HUB发送给北向节点合并的UL用户面数据最晚时间不超过Ta3_prime_max,Ta3_prime_max满足如下关系:
Ta3_prime_max(HUB#1)≤Ta4_max-T34_1_max;
其中,Ta3_prime_max(HUB#n)是HUB#n在南向级联端口上的最大拷贝或合并处理时延,n是HUB的级数;
Ta4_max是BBU发送或接收窗口最大时差;
n=1时,T34_1_max为HUB#1和BBU之间的最大传输时延;n=2,…,N时,T34_n_max为HUB#n和HUB#n-1之间的最大传输时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存在N个HUB级联时,Ta3_prime_max满足如下关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HUB等待进行合并处理的时间大于等于其接收到所有的上行UL数据的时间,T_Waiting(HUB#1)满足如下关系:
T_Waiting(HUB#1)=Ta3_prime_max(HUB#1)-T_Comb(HUB#1);
其中,Ta3_prime_max(HUB#1)-T_Comb(HUB#1)≥TBa3_max+T34_2_max;
其中,T_Waiting(HUB#n)是HUB#n在南向级联端口上的拷贝或合并处理时延,n为HUB级数;
Ta3_prime_max(HUB#1)是HUB#1在南向级联端口上的最大拷贝或合并处理时延;
T_Comb是HUB上行合并处理时延,通过管理面上报;
TBa3_max是HUB#2以及RRU在U面的最大等效时延;
n=1时,T34_n_max为HUB#1和BBU之间的最大传输时延;n=2,…,N时,T34_n_max为HUB#n和HUB#n-1之间的最大传输时延,N是HUB级联的级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存在N个HUB级联时,T_Waiting(HUB#n)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时延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之一或者其组合:
下行数据拷贝时延T-Copy;
上行数据合并时延T-Comb;
下行处理时延TBDelayDL;
上行处理时延TBDelayUL;
HUB与RRU连接点上下行数据回环的时延。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向BBU提供级联HUB的时延处理能力参数,用以供BBU设置CPRI链路总时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25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