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底壳的吊装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8984.1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9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吴远乐;黄斌;何雨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8 | 分类号: | B66C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芊雨;王芳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底壳 吊装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底壳的吊装工装,包括第一吊杆、第二吊杆以及枢轴组件。第一吊杆包括第一弯折部,第一吊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枢轴孔下部设置有第一承托部;第二吊杆包括第二弯折部,第二吊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枢轴孔,下部设置有第二承托部;枢轴组件穿设于第一枢轴孔和第二枢轴孔内,以将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组合成X形状,且第一吊杆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吊杆的第二弯折部相对设置;其中第一承托部和第二承托部用以承托油底壳的安装面的两边。本发明的油底壳的吊装工装能够通过第一、第二吊杆的第一、第二承托部使油底壳的吊装更加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发动机装配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油底壳的吊装工装。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装配过程中,需要将所有需要的零部件有机组合起来装配,并满足一定的工艺要求条件。油底壳作为发动机上的重要零部件,在发动机的冷却润滑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各系列机型不一样,其油底壳材料、形状等不一样。目前一般系列机型油底壳由油底壳上体、油底壳中体及油底壳下体组成,其长度约1000mm,宽度约420mm,材料多为2mm厚度的钢板。因外形较大,重量较重,工人装机时需从物流车上将油底壳提起,然后搬运到发动机上放下来装配,反反复复,劳动强度太大,且双手搬着油底壳,视线被油底壳挡住,无法准确将油底壳对准定位销,只能慢慢摸索对准或放下来油底壳后重新对准螺栓孔以方便装配螺栓,影响效率;如果选择两个员工共同搬运装机又浪费人力物力,且劳动强度依然么有降低,不适合员工身心健康以及长期发展,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油底壳吊具。
现有的系列机型油底壳装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缺点:1、劳动强度大:工人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从物料车上搬起油底壳放到发动机上,因油底壳外形大,重量大,每天装机任务重,劳动强度大。2、效率低:工人从物料车上搬起油底壳放到发动机上,因视线受阻,无法准确将油底壳对准定位销,只能慢慢摸索或将油底壳放到发动机上后重新校准,影响效率;3、浪费人力物力:一个工人操作时的校准油底壳螺纹孔或两个工人操作时的人力物力浪费。综上所述,需要发明一种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可靠性高的油底壳吊具。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底壳的吊装工装,其能够通过第一、第二吊杆的第一、第二承托部使油底壳的吊装更加简单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底壳的吊装工装,包括第一吊杆、第二吊杆以及枢轴组件。第一吊杆的包括第一弯折部,第一吊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枢轴孔下部设置有第一承托部;第二吊杆的包括第二弯折部,第二吊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枢轴孔,下部设置有第二承托部;枢轴组件穿设于第一枢轴孔和第二枢轴孔内,以将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组合成X形状,且第一吊杆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吊杆的第二弯折部相对设置;其中第一承托部和第二承托部用以承托油底壳的安装面的两边。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承托部包括承托杆以及两个第一承托块。承托杆与第一弯折部垂直,且与枢轴组件的轴心线平行地设置在第一弯折部的下端;两个第一承托块设置在承托杆两端,且两个第一承托杆向第二吊杆的第二承托部的方向延伸。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油底壳的吊装工装还包括两个第一吊环以及第二吊环。两个第一吊环分别设置在第一吊杆上部的第一通孔内和第二吊杆上部的第二通孔内;第二吊环,其同时环扣两个第一吊环。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油底壳的吊装工装还包括拉力弹簧,其一端设置在第一吊杆的第一通孔下部的第一弹簧孔内,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吊杆的第二通孔下部的第二弹簧孔内,拉力弹簧用以保持第一承托部与第二承托部处于相互靠近的状态。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油底壳的吊装工装还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以及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分别设置在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的外侧;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分别设置在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上部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8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