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8957.4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0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钱京;何碧波;尤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梁薇 |
地址: | 21235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卡 控制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设置数据处理模组具有针对智能卡中低安全需要的业务的处理功能,从而使得数据处理模组在接收到待处理数据时,检测待处理数据是否涉及预设的智能卡第一类业务(智能卡第一类业务包括智能卡中具有安全需要的业务);若是,为智能卡上电,并将待处理数据发送给所述智能卡进行处理;若否,数据处理模组处理待处理数据。这样,即可以实现仅在需要对涉及到智能卡第一类业务的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时,才对智能卡上电,否则即保存智能卡处于失电状态,从而降低智能卡对终端造成的电量损耗,降低终端设备中智能卡功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功耗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终端设备都是通过无线网络运营商提供的蜂窝网络实现的网络接入。具体而言,是通过在终端设备中搭载能接入运营商网络的数据处理模组,并安装运营商提供的智能卡,从而实现网络接入。数据处理模组包括天线与基带芯片,天线与基带芯片一起构建接收和发送数据的网络传输通道,无线电信号经过基带芯片处理(调制解调、解扩、解扰、解码、编码等)后,交给应用层或者通过ISO7816接口传输给智能卡进行处理。
目前,为了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通常都会设置在空闲状态下,智能卡会进入低功耗状态,而每隔一段时间(如25s),模组会发送获取状态指令给智能卡,确保机卡处于连接状态。而智能卡进入低功耗状态后,功耗通常在200μA左右,然而终端设备内的数据处理模组如果进入低功耗状态,则可维持在不超过20μA的状态。显然智能卡是终端设备中耗电较大的模块,即使智能卡进入低功耗状态,其所带来的电量损耗仍旧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目前终端设备中智能卡功耗过高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卡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的数据处理模组中,包括:在接收到待处理数据时,检测所述待处理数据是否涉及预设的智能卡第一类业务;所述智能卡第一类业务包括智能卡中具有安全需要的业务;若是,为所述智能卡上电,并将所述待处理数据发送给所述智能卡进行处理;若否,处理所述待处理数据。
应当理解的是,智能卡是实现终端设备与运营商网络之间接入控制的关键模块。终端设备的开机、网络接入、鉴权等许多业务功能都需要智能卡的参与。因此,为了确保相关业务能够被快速处理,就需要保持智能卡实时处于在网状态,这就导致无法通过关闭智能卡的方式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而事实上,智能卡所实现的业务功能并非全部都是需要极高安全性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智能卡中部分或全部安全性需求不高的业务功能(即除智能卡第一类业务外的业务)配置在终端设备的数据处理模组中,从而使得数据处理模组具有对于这些业务处理能力。进而,在终端设备接收到某些不涉及智能卡第一类业务的待处理数据时,通过数据处理模组来对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在接收到涉及智能卡第一类业务时,再为智能卡上电,将待处理数据发送给所述智能卡进行处理。这样,即可以实现仅在需要对涉及到智能卡第一类业务的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时,才对智能卡上电,否则即保持智能卡处于失电状态,从而降低智能卡对终端造成的电量损耗,达到降低终端设备中智能卡功耗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将所述待处理数据发送给所述智能卡进行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智能卡返回的处理结果;断开对所述智能卡的供电,使得所述智能卡处于失电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智能卡返回的处理结果后,即表明智能卡对于该待处理数据的处理已经结束,此时可以断开对智能卡的供电,使得智能卡处于失电状态,从而降低智能卡对终端造成的电量损耗,降低终端设备中智能卡功耗。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数据处理模组进入低功耗状态时,控制所述智能卡处于失电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89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识别组件、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可调垫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