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儿科负压洗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8378.X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4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应国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科 洗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科负压洗胃装置,包括壳体和胃管,所述壳体正面设有洗胃液储存罐和污水罐,所述控制面板底端设有胃管接头一和胃管接头二,所述控制器的底部设有吸液泵和冲液泵;胃管是由外管和内管构成,洗胃液储存罐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电加热板,洗胃液储存罐内部另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有益效果:能够控制液体在管道内的流速以及吸液泵和冲液泵的压力,从而控制抽液和喷液的速度,避免造成儿童的胃部受到损伤,胃管为一体式组合结构,避免了多次插管而造成儿童的不适,能够对洗胃液进行加热和搅拌,使得洗胃液保持恒温,减少因温度不适造成胃部受到刺激,便于对污水罐进行清洗和对使用后的胃管进行存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胃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儿科负压洗胃装置。
背景技术
医务人员在对儿科患者进行洗胃治疗时,需要通过胃管对胃进行彻底清洗,清除胃内容物或刺激物,防止毒物吸收,以往的洗胃清洗手段效率低下,如果不能及时清理会延误治疗时机,对患者造成生命危险。目前所使用的洗胃机都不适合儿科患者使用,因为儿科患者的胃部过于脆弱,温度过高或冲洗量过多会对儿科患者进一步的伤害。一般都采用注射器连接胃管来完成,这种方法使用不方便,一个人不能独立顺利完成,而且现有的洗胃装置不能够对液体流速进行调节,不能够控制压力的大小,极大可能会对胃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需要一种儿科负压洗胃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儿科负压洗胃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儿科负压洗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胃管,壳体正面的一侧设置有洗胃液储存罐;壳体正面的另一侧设置有污水罐,洗胃液储存罐顶端设置有连接头一,洗胃液储存罐内部设置有与连接头一固定连接的抽液管,抽液管与连接头一之间为卡扣式连接结构;污水罐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头二,壳体正面的顶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电子显示屏,控制面板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控制按钮;控制面板底端的中间位置分别依次设置有胃管接头一和胃管接头二,胃管接头一和胃管接头二为水平放置结构,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底座,底座与壳体之间固定连接,底座底端的四角分别均设置有万向轮;
壳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若干隔板,隔板设置有三层,壳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位于隔板顶端的控制器,控制器位于最顶层隔板上;控制器的底部设置有位于隔板顶端的吸液泵和冲液泵,吸液泵和冲液泵位于中层隔板的顶端,吸液泵与污水罐之间以及冲液泵与洗胃液储存罐之间分别均通过导液管一相配合连接,吸液泵与胃管接头二之间以及冲液泵与胃管接头一之间分别均通过导液管二连接,吸液泵和冲液泵的顶部分别依次设置有连接于导液管二的流量调节阀一和流量调节阀二,吸液泵的底部设置有压力调节器一,冲液泵的底部设置有压力调节器二,壳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胃管收纳装置;
胃管是由外管和内管构成,外管和内管的一端设置有分流接头,分流接头的另一端分别依次设置有与外管连通的导流管一和与内管连通的导流管二,导流管一和导流管二的一端均设置有与胃管接头一和胃管接头二相匹配的连接套筒;洗胃液储存罐的顶端设置有电机,洗胃液储存罐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转轴,转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叶片,洗胃液储存罐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电加热板,洗胃液储存罐内部另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在本案中,胃管收纳装置是由箱体和紫外杀菌灯构成,紫外杀菌灯位于箱体内部的顶端箱体正面的顶端设置有投放口,壳体一侧的底端设置有门体,门体与壳体之间通过若干铰链相配合连接,门体上设置有把手,洗胃液储存罐和污水罐的正面分别均设置有刻度线。
在本案中,污水罐的顶端设置有盖板,盖板的顶端设置有把手,盖板的底端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底端设置有穿插于盖板的清洗喷管。
在本案中,清洗喷管侧边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喷头,喷头为螺旋式倾斜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应国,未经田应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83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