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5247.6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3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邵良世;姜培杰;丁维涛;高小罡;张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建筑 雨水 收集 再利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涉及雨水收集再利用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的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在雨水收集后对雨水的储存能力较差的问题;该装置包括集水管,所述集水管通过连接筒与第一过滤箱相连,所述第一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筒,所述第一过滤箱通过连接管与第二过滤箱相连,所述第二过滤箱内设置有弧形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箱的底部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循环管相连,所述循环管连接至弧形过滤板的上方,所述第二过滤箱通过第一导管与中间水箱的过水室相连,所述中间水箱通过第二导管与储水箱相连,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与增氧装置相连,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有效提升雨水储存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收集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在地球上是非常宝贵的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淡水减少,使人们生活中能饮用的水也越来越少。现代城市景观中,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应综合考虑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需要我们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雨水收集利用是指通过汇总管对雨水进行收集,通过雨水净化装置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
现有的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收集能力较差,雨水收集后直接静态储存,长时间储存后会导致水质变差,产生异味,无法再次进行使用或者使用范围大大缩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包括集水管,所述集水管通过连接筒与第一过滤箱相连,所述第一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筒,所述第一过滤箱通过连接管与第二过滤箱相连,所述第二过滤箱内设置有弧形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箱的底部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循环管相连,所述循环管连接至弧形过滤板的上方,所述第二过滤箱通过第一导管与中间水箱的过水室相连,所述中间水箱通过第二导管与储水箱相连,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与增氧装置相连,所述增氧装置包括第三导管,所述第三导管与支撑管相连,所述支撑管的上侧设置有喷头,所述支撑管与中间水箱相连,所述中间水箱的表面设置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中间水箱内设置有隔板,所述中间水箱在隔板的上侧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第二过滤箱相连。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箱的表面设置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通过螺栓与第一过滤箱相连,所述密封盖板与第一过滤箱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过滤箱上设置有第一清洗管和第二清洗管,所述第一清洗管以及第二清洗管上设置有密封盖。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循环泵设置有两组。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头的喷口水平均匀设置,所述喷头为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喷头的内设置有彩灯。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与消防水管相连,所述第二水泵上设置有电磁阀。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下水道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52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型材切割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中药材收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