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梯形镜片的多指定高度CCD成像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35133.1 | 申请日: | 2020-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6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靖旭;谭逢富;侯再红;何枫;张巳龙;秦来安;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S17/95 | 分类号: | G01S17/95;G01S7/481;G01S7/48;G01S7/497 |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 地址: | 23008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梯形 镜片 指定 高度 ccd 成像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梯形镜片的多指定高度CCD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发射器(1)和接收装置(3),所述接收装置(3)包括接收望远镜(33)和CCD相机(38),所述接收望远镜(33)包括梯形镜片(39);
所述激光发射器(1)发出的激光,在大气中传输产生的散射光接收后,经过所述梯形镜片(39)反射,反射光被所述CCD相机(38)的探测端捕捉;
所述梯形镜片(39)由n片反射面镀有高反膜的矩形镜片组成,所述矩形镜片呈阶梯状设置,其中n大于或等于2;
所述梯形镜片的摆放相对高度与所成角度经预先计算,预先计算的步骤如下:
S1:预先确定成像点的数量和每个成像点相对于发射位置的相对高度;
S2:根据每个高度点的物象关系式,确定每个成像点处成像的实际像距;
S3:根据各个成像点的实际像距,计算确定梯形镜片的相对高度和角度,从而对不同高度的成像点的成像距离差做出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梯形镜片的多指定高度CCD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射扩束装置(2);
所述激光发射器(1)与所述接收装置(3)间隔一定距离;
所述激光发射器(1)产生的激光经过所述发射扩束装置(2)形成一束准直光束发射,所述接收装置(3)接收所述准直光束所产生的回波光子并成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梯形镜片的多指定高度CCD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1)为连续光激光发射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梯形镜片的多指定高度CCD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接收回波光子的所述接收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接收望远镜(33)内部的聚光组件,所述聚光组件包括支撑板(35)、弧形镜片(36)和反光镜(37),所述支撑板(35)与所述接收望远镜(33)的主镜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板(35)中部开设通光孔,所述反光镜(37)通过透光镜片固定在所述接收望远镜(33)的主镜与所述支撑板(35)之间,并且所述反光镜(37)与所述支撑板(35)保持平行,所述反光镜(37)位于所述通光孔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板(35)两侧设置所述弧形镜片(36),所述弧形镜片(36)下底面与所述支撑板(35)固定连接,上平面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梯形镜片的多指定高度CCD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3)还包括楔形镜片(31)、遮挡盖板(32),回波光子经过所述楔形镜片(31)透射后,穿过接收望远镜(33)的子孔径(34),经所述弧形镜片(36)和所述反光镜(37),反射到所述通光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梯形镜片的多指定高度CCD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孔径(34)中心点的间距大于湍流相干长度,湍流相干长度范围为4cm到10c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梯形镜片的多指定高度CCD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镜片(39)设置在所述接收望远镜(33)内部,并且在所述通光孔正下方,调节所述梯形镜片(39)的角度,使得通过所述通光孔的回波光子束反射到CCD相机(38)的探测面。
8.使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梯形镜片的多指定高度CCD成像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镜片的摆放相对高度与所成角度经预先计算,预先计算的步骤如下:
S1:预先确定成像点的数量和每个成像点相对于发射位置的相对高度;
S2:根据每个高度点的物象关系式,确定每个成像点处成像的实际像距;
S3:根据各个成像点的实际像距,计算确定梯形镜片的相对高度和角度,从而对不同高度的成像点的成像距离差做出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51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