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紧凑式蒸汽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3489.1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8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东;李雪;程沛;吴晓红;夏春杰;姚志燕;于改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02 | 分类号: | F22B1/02;F22B37/26;G21D1/02;G21C1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紧凑 蒸汽 发生 装置 | ||
1.一种高效紧凑式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用于进行换热产生蒸汽的换热部和用于蒸汽汽水分离的分离部;其特征在于:换热部和分离部是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一体结构;
所述换热部包括由换热管束(21)螺旋上升缠绕形成的管式换热芯体(20)和套设在所述换热芯体(20)外侧的夹套结构(50),所述夹套结构(50)的直径小于所述壳体(10)的内直径且夹套结构(50)的轮廓与所述壳体(10)相适配,所述夹套结构(50)的顶部为封闭状,底部设有开口;所述换热芯体(20)的一端与至少一个管程进口管箱(30)连接并自管程进口管箱(30)通入热流体,另一端与至少一个管程出口管箱(40)连接,热流体流经换热芯体(20)后由管程出口管箱(40)流出;
所述壳体(10)为非等径壳体并由封头(11)封闭,所述夹套结构(50)为适应壳体(10)轮廓的变截面夹套结构,所述壳体(10)自上而下包括大直径段、过渡段和小直径段,所述过渡段连接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所述大直径段内部是由壳体(10)、封头(11)和夹套结构(50)顶部端板(51)形成的分离腔,所述分离部设置在所述分离腔内,所述换热部由所述分离腔向壳体(10)的小直径段延伸,所述封头(11)的顶部开设有供蒸汽流出的壳程出口(100);
所述分离腔内还设置有通入二次侧给水的壳程给水结构(70),所述壳程给水结构(70)由进口直管段(71)和环形分布管段(72)组成,所述环形分布管段(72)下部开设有与所述夹套结构(50)和壳体(10)间形成的环形间隙相适配的给水孔(73),所述给水孔(73)便于二次侧给水进入所述环形间隙,二次侧给水经由该环形间隙自下而上进入所述夹套结构(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紧凑式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20)是由换热管束(21)紧密缠绕在中部支撑杆(22)的周侧而形成的沿径向排布的内外层状换热结构,每束换热管束(21)紧密缠绕构成换热芯体径向排布的一层,且所述换热结构的相邻层的缠绕方向相反;每个管程进口管箱(30)连接至少一束换热管束(21)构成一个换热管束集合,与同一个管程进口管箱(30)相连的换热管束集合在所述换热结构上沿径向相邻排布,每个换热管束集合对应连接一个管程出口管箱(4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紧凑式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程进口管箱(30)贯穿壳体(10)设置,且所述管程进口管箱(30)的出口端伸入在所述夹套结构(50)的内部,所述管程进口管箱(30)与壳体(10)构成固定连接,且所述管程进口管箱(30)与壳体(10)之间的接触部分为封闭状;所述壳体(10)与夹套结构(50)之间设置有连接二者且便于所述管程进口管箱(30)穿设于其中的支撑连接管(60),且所述管程进口管箱(30)与所述夹套结构(50)之间设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紧凑式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程进口管箱(30)远离壳体(10)的一端为进口端,所述进口端分别与核电站的一股热源连接用于通入热流体,管程进口管箱(30)内部为容纳热流体的空腔(31),所述管程进口管箱(30)的出口端在所述夹套结构(50)内部设置为一块开设有至少一组圆孔的管板(32),所述管程进口管箱(30)对应的换热管束集合包含的每束换热管束(21)与管板(32)上开设的每组圆孔都一一对应并连通,用于接收所述管程进口管箱(30)内的热流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紧凑式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底端为一块整体管板(13),所述整体管板(13)上环绕整体管板的圆心对称开设有贯穿整体管板(13)的孔组(131),所述孔组数量与所述换热管束集合数量相同,每个所述换热管束集合对应一组所述孔组(131),每个所述换热管束集合包含的每根换热管(211)与对应孔组(131)中的每个圆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孔组(131)的外周固定连接有管程出口管箱(40),所述管程出口管箱(40)的空腔连接孔组(131)便于接收由换热管束(21)流出的热流体,所述热流体由管程出口管箱(40)远离整体管板(13)的一端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34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