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路由器终端通信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1406.5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0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宇;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金山网络游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5/74 | 分类号: | H04L45/74;H04L6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信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637 | 代理人: | 王治东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镇前岛环路325号102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由器 终端 通信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跨路由器终端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内部局域网中的用户通信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内部局域网的网络环境,判断所述内部局域网内的NAT路由器是否支持UPnP协议和NAT-pmp协议;
若是,则通过UPnP协议和NAT-pmp协议在NAT路由器上添加端口映射,通过所述端口映射与外部公网中其他通信节点进行通信,从而实现NAT穿透;
若否,则通过STUN协议和TURN协议,在ICE协议框架下与外部公网中其他通信节点进行通信,从而实现NAT穿透;
其中,通过STUN协议和TURN协议,在ICE协议框架下与外部公网中其他通信节点进行通信,包括:
通过STUN协议确定所述NAT路由器的NAT类型;
在所述NAT路由器的NAT类型为完全锥型NAT的情况下,通过所述NAT路由器直接与外部公网中其他通信节点进行通讯;
在所述NAT路由器的NAT类型为其他NAT类型的情况下,基于ICE协议框架,通过TURN协议并在STUN协议的协调下与外部公网中其他通信节点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UPnP协议和NAT-pmp协议在NAT路由器上添加端口映射,通过所述端口映射与外部公网中其他通信节点进行通信,包括:
启动UPnP服务和NAT-pmp服务,向所述NAT路由器发送添加端口映射的请求,所述NAT路由器将所述用户通信节点在内部局域网中的IP地址和端口号对应的端口映射暴露在所述外部公网中,所述外部公网中其他通信节点通过所述端口映射实现与所述用户通信节点的数据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STUN协议确定所述NAT路由器的NAT类型,包括:
在外部公网中架设STUN服务器,在ICE协议框架下通过STUN服务器对所述NAT路由器进行测试,确定所述NAT路由器的NAT类型为完全锥型NAT、受限锥型NAT、端口受限型NAT或对称型NA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NAT路由器的NAT类型为其他NAT类型的情况下,基于ICE协议框架,通过TURN协议并在ST UN协议的协调下与外部公网中其他通信节点进行通信,包括:
在所述NAT路由器的NAT类型为受限锥型NAT和端口受限型NAT的情况下,基于ICE协议框架,通过TURN协议并在STUN协议的协调下采用NAT打洞的方式与外部公网中其他通信节点进行通信;
在所述NAT路由器的NAT类型为对称型NAT的情况下,构建形成C/S架构,通过TURN协议并采用预设的NAT端口猜测算法实现与外部公网中其他通信节点的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ICE协议框架,通过TURN协议并在STUN协议的协调下采用NAT打洞的方式与外部公网中其他通信节点进行通信,包括:
在外部公网中架设TURN服务器,在所述STUN服务器的协调下,所述TURN服务器获取所述用户通信节点在内部局域网中的IP地址和端口号以及在外部公网中的其他通信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号;
在TURN服务器的作用下,将所述用户通信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号发送给在外部公网中的其他通信节点,并接收其他通信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号,从而实现所述用户通信节点与其他通信节点的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TURN协议并采用预设的NAT端口猜测算法实现与外部公网中其他通信节点的通信,包括:
获取NAT路由器分配给所述用户通信节点的至少两个端口的随机端口号;
对所述至少两个端口的随机端口号的关系进行猜测,获取用户通信节点和其他通信节点的端口号范围集合;
对所述端口号范围集合内的每个端口号对应的端口进行遍历性尝试,获取所述用户通信节点在内部局域网中的IP地址和端口号;
在外部公网中架设TURN服务器,所述用户通信节点通过对应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与所述TURN服务器进行通信,所述TURN服务器将从所述用户通信节点发送的数据信息转发至在外部公网中与所述TURN服务器连接的其他通信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金山网络游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金山网络游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14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