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工程配电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0634.0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5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盛鹏;张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盛琛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8 | 分类号: | H02B1/48;H02B1/20;H02G3/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叶美琴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宿松***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工程 配电箱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力工程配电箱,包括箱体以及与箱体连接的箱门;箱体内安装有上下布置的上接线组件、下接线组件;上接线组件包括上接线板,上接线板水平布置并与箱门平行,上接线板两端均与箱体内壁滑动配合连接,上接线板靠近箱门一侧安装有用于固定线缆的上接线夹;下接线组件包括下接线板,下接线板水平布置并与箱门平行,下接线板两端均与箱体内壁滑动配合连接,下接线板靠近箱门一侧安装有用于固定线缆的下接线夹。本发明在接线时,拉动上接线板、下接线板向外移动到开口位置,接线并固定线缆后,将上接线板、下接线板再送回箱体内,不仅方便接线,避免接线错误,还能够保证箱体内部线缆保持整齐有序,避免交叉错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配电箱。
背景技术
电力工程在对生产的电能进行输送分配时,需要使用内部安装有控制开关的配电箱进行控制。现有的配电箱在使用时,由于配电箱空间有限,接线操作非常不便,容易导致接线错误等问题,形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力工程配电箱。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配电箱,包括箱体以及与箱体连接的箱门;箱体内安装有上下布置的上接线组件、下接线组件;上接线组件包括上接线板,上接线板水平布置并与箱门平行,上接线板两端均与箱体内壁滑动配合连接,上接线板靠近箱门一侧安装有用于固定线缆的上接线夹;下接线组件包括下接线板,下接线板水平布置并与箱门平行,下接线板两端均与箱体内壁滑动配合连接,下接线板靠近箱门一侧安装有用于固定线缆的下接线夹。
优选的,箱体内壁安装有平行相对布置并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第一上导轨、第二上导轨,第一上导轨、第二上导轨均与箱门垂直且第一上导轨、第二上导轨靠近箱门一端为自由端,上接线板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上滚轮、第二上滚轮,第一上滚轮、上第二滚轮分别与第一上导轨、第二上导轨滑动配合连接。
优选的,箱体内壁安装有平行相对布置并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第一下导轨、第二下导轨,第一下导轨、第二下导轨均与箱门垂直且第一下导轨、第二下导轨靠近箱门一端均自由端,下接线板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下滚轮、第二下滚轮,第一下滚轮、第二下滚轮分别与第一下导轨、第二下导轨滑动配合连接。
优选的,上接线夹包括第一上夹板和第二上夹板,第一上夹板固定在上接线板上,第一上夹板远离上接线板一侧设有多个第一上固定组,第一上固定组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上半槽,两个第一上半槽之间设有与第一上夹板垂直并向外延伸的上绕线柱;第二上夹板位于第一上夹板远离上接线板一侧,第二上夹板均设有上螺杆,上螺杆穿过第一上夹板、上接线板后与上螺母连接并且上螺杆与第一上夹板、上接线板间隙配合,第二上夹板靠近第一上夹板一侧设有多个第二上固定组,多个第二上固定组分别与多个第一上固定组一一对应设置,第二上固定组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上半槽,两个第二上半槽之间设有供上绕线柱插入的上定位槽,第二上固定组的两个第二上半槽分别与其对应的第一上固定组的两个第一上半槽拼合成供线缆穿过的上线缆槽。
优选的,第一上半槽内壁设有第一上防滑橡胶层,第二上半槽内壁设有第二上防滑橡胶层。
优选的,下接线夹包括第一下夹板和第二下夹板,第一下夹板固定在下接线板上,第一下夹板远离下接线板一侧设有多个第一下固定组,第一下固定组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下半槽,两个第一下半槽之间设有与第一下夹板垂直并向外延伸的下绕线柱;第二下夹板位于第一下夹板远离下接线板一侧,第二下夹板均设有下螺杆,下螺杆穿过第一下夹板、下接线板后与下螺母连接并且下螺杆与第一下夹板、下接线板间隙配合,第二下夹板靠近第一下夹板一侧设有多个第二下固定组,多个第二下固定组分别与多个第一下固定组一一对应设置,第二下固定组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下半槽,两个第二下半槽之间设有供下绕线柱插入的下定位槽,第二下固定组的两个第二下半槽分别与其对应的第一下固定组的两个第一下半槽拼合成供线缆穿过的下线缆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盛琛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盛琛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06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