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炭再生过程中废气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9006.0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9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戴军;郭家;冯文钦;王超;曹江行;张璇玑;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8;B01D53/81;B01D46/02;B01D53/04;B01D53/26;B01D53/50;B01D53/56;B01D53/60;B01D53/68;F23G5/46;F23G7/06;F23J15/02;F23J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再生 过程 废气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活性炭再生过程中废气处理工艺,具体步骤是将活性炭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依次经过充分燃烧工序、余热回收和SNCR脱硝工序、急冷工序、干式脱硫工序、除尘工序、喷淋工序、干燥工序、活性炭吸附工序、排放工序等处理工序,可以大幅度降低废气中的颗粒物、SO2、NO2、HCl、HF、二噁英、CO等,且具有效果显著,能够稳定达标等优点。整个工艺运行安全可靠,能够对各个工序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再生过程中废气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各种标准相继出台,对各个行业的各种污染物的排放进行严格控制。活性炭的多孔结构结构提供了巨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做为一种吸附剂,广泛用于环境保护、污水处理、废气吸附等行业。但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饱和而失去吸附能力,吸附饱和的活性炭有近一半属于危险废物。需要对这些危废活性炭进行再生才能恢复其吸附能力。
目前国内大多数活性炭企业用的再生法都是加热再生法。高温热再生方法是通过加热对活性炭进行热处理,使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在高温下炭化分解,最终成为气体逸出,从而使活性炭得到再生。虽然危废活性炭得到了再生,但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仍是一个问题。危废活性炭脱附的废气主要有颗粒物、烟尘、未燃尽的VOCs、SO2、NO2、HCl、HF、二噁英、CO2、CO等。
2019年11月,国家有关单位再次发布《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适用于用焚烧和高温热处理技术处理危险废物的行业,对其污染物排放限值进行严格控制。其中颗粒物由现在的65mg/m3-100mg/m3降到1小时均值30mg/m3,24小时均值20mg/m3、SO2由现在的200mg/m3-400mg/m3降到1小时均值200mg/m3,24小时均值100mg/m3、HF由现在的5mg/m3-9mg/m3降到1小时均值4mg/m3,24小时均值2mg/m3、HCl由现在的60mg/m3-100mg/m3降到1小时均值60mg/m3,24小时均值50mg/m3等。此标准拟在2021年1月1日执行。因此,发明一种处理效果能够稳定达标的活性炭再生过程中废气处理工艺,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活性炭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提供一种活性炭再生过程中废气处理工艺,以解决目前活性炭再生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处理问题。使其污染物排放限值能够达到即将执行的《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和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活性炭再生过程中废气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关键步骤:
步骤1、充分燃烧工序:活性炭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入燃烧炉,使其在有氧条件上充分燃烧。
步骤2、余热回收和SNCR脱硝工序:燃烧炉出来的废气进入余热锅炉,余热系统可以将废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同时使废气的温度有所下降。并将脱硝装置安装到余热锅炉内,同时对氮氧化物进行去除。
步骤3、急冷工序:余热锅炉出来的废气进入急冷塔,使废气温度快速降到200℃以下,防止二噁英类物质再次产生。
步骤4、干式脱硫工序:急冷塔出来的废气进入干式脱硫塔,与Ca(OH)2粉末充分混合反应,将其中SO2、NO2、HCl、HF等酸性气体进行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9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