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油废气处理用自偏转滤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8399.3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8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宝军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46/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废气 处理 偏转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油废气处理用自偏转滤油装置,属于含油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可以实现通过在滤油板下端设置密集分布的节段式滤油纤维杆,利用其上下具有偏转距离的特性,弥补相邻节段式滤油纤维杆之间的吸油空隙,在空间范围内提高接触的充分性,从而提高对含油废气的滤油效果及效率,并且在节段式滤油纤维杆吸附饱和增重后,节段式滤油纤维杆上的下动滤油纤维杆由于重量加大的原因迫使中偏转过渡杆发生自偏转动作,利用预先内嵌的磁压释液球基于磁性排斥的作用进行挤压动作,从而释放出针对油污的乳化剂,并引导至促乳化崩解微球处,利用促乳化崩解微球遇水剧烈释放气体和震动的特性,加速乳化剂的渗透和油污的乳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油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油废气处理用自偏转滤油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常产生含油废气,如现有的印染整理、石油化工、涂料等领域,在加工过程中会排放出还有烟尘、油渍等高浓度的有机废汽,如汽油、石脑油和苯等,不但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并留下重大的火灾或爆炸隐患。对于含油废气的处理,业界常先将油气转相为液态再对其进行处理。
例如在专利申请号为“200620077362.1”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含油废气的除油装置,有容器,容器内设置核桃壳填料层,核桃壳填料层上方设置雾化喷淋装置,核桃壳填料层下方设置含油废气进口,核桃壳填料层下方设置循环水箱。本实用新型利用核桃壳表面对油的吸附作用,捕捉含油废气中的油,从而达到净化含油废气的目的。该实用新型可有效洁净空气,安全环保,不消耗能源,无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净化含油废气效果显著,简单、可靠、实用。然而,该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核桃壳为农副产品,其产量少,购买渠道少,供货量产量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用价值不大。且将核桃壳作为填料层,当填料层的吸油量达到饱和,则需更换填料层,在这过程中耗费的生产物料成本与人工成本较大,不适宜大规模推广。
废气中包含的油污由于其黏稠的液体特性,容易对过滤设备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在对油污进行处理时,一般先采用人工淋水或者简易的一些设备进行吸附处理,效率低下的同时也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并且对油污的吸附效果较差,往往废气仍然会存在大量未被吸附的油污,容易堵塞下一工序的过滤设备甚至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油废气处理用自偏转滤油装置,它可以实现通过在滤油板下端设置密集分布的节段式滤油纤维杆,利用其上下具有偏转距离的特性,弥补相邻节段式滤油纤维杆之间的吸油空隙,迫使含油废气在经过节段式滤油纤维杆后在空间范围内提高接触的充分性,从而提高对含油废气的滤油效果及效率,并且在节段式滤油纤维杆吸附饱和增重后,节段式滤油纤维杆上的下动滤油纤维杆由于重量加大的原因迫使中偏转过渡杆发生自偏转动作,节段式滤油纤维杆变化为直线状并靠近相邻的节段式滤油纤维杆,利用预先内嵌的磁压释液球基于磁性排斥的作用进行挤压动作,从而释放出针对油污的乳化剂,并引导至下动滤油纤维杆内的促乳化崩解微球处,利用促乳化崩解微球遇水剧烈释放气体和震动的特性,加速乳化剂的渗透和油污的乳化,在节段式滤油纤维杆脱附油污减重后在中偏转过渡杆的弹力作用下复形继续滤油,实现不间断的连续高效滤油。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油废气处理用自偏转滤油装置,包括滤油板,所述滤油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多根均匀分布的节段式滤油纤维杆,所述滤油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且节段式滤油纤维杆与透气孔之间交错分布,所述节段式滤油纤维杆包括上下依次分布的上定滤油纤维杆、中偏转过渡杆和下动滤油纤维杆,且相互之间连接,所述下动滤油纤维杆内开设有脱油槽,所述脱油槽内均匀镶嵌有多个磁压释液球,所述磁压释液球下端连接有引流纤维束,所述引流纤维束下端连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分流纤维束,且分流纤维束分别延伸至下动滤油纤维杆左右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宝军,未经刘宝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83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