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取油泥中油分的生产方法及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26573.0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5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虞皓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麦哲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C10G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造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2 | 代理人: | 冉国政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取 油泥 中油 生产 方法 系统 | ||
1.提取油泥中油分的生产系统,包括按油泥处理流程依次布置的油泥预处理装置、进料装置、油泥热解装置、排渣装置和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泥热解装置包括可旋转的、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的转筒,转筒的左端封闭、右端敞开,转筒内壁上一体固定有用于推送油泥并能导热的螺旋导板,螺旋导板由转筒左端绕转筒轴线螺旋延伸至转筒右端;所述进料装置的出料端从转筒封闭端的端面伸入转筒、并与转筒旋转密封配合,进料装置以密闭进料方式间歇给转筒输入油泥;在转筒的敞开端密封连通有固定的筒状出料封头,转筒与出料封头的开口端旋转密封配合,所述排渣装置密封连通于出料封头底部的排渣口、以密闭出料方式间歇输出残渣,出料封头顶部的排气口通过串接有负压风机的油蒸汽管路连接气体冷凝回收装置;转筒内沿转筒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除焦破碎装置,除焦破碎装置包括平行于转筒轴线、两端分别固定在进料装置的出料端外壳上和出料封头上的固定轴,固定轴上沿轴向间隔装有除焦齿爪,除焦齿爪的把端可转动套设在固定轴上、爪端通过弹簧弹性压触在转筒内壁上,爪端在弹簧作用下的旋向与转筒的旋向相反,随着转筒转动,除焦齿爪抓抠转筒内壁,清除内壁结焦并破碎油泥块;所述出料封头的内径大于转筒的外径,转筒与出料封头在径向的高度方向上具有残渣落料高度和油蒸汽升起高度;出料封头通过在开口端设置的弹性片密封装置与转筒密闭衔接,弹性片密封装置包括多个扇形弹性片,多个弹性片在宽度方向依次交错搭接成圆环密封片,弹性片的外端固定在出料封头的开口端、内端为自由端插在固定设置在转筒外表面上的密封环槽中,弹性片自由端在转筒内外压差的作用下紧吸在密封环槽槽壁上,转筒转动时弹性片与该槽壁旋转滑动实现旋转密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油泥中油分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板的螺旋线边沿为能疏散破碎油泥块的齿形边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油泥中油分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包括依次密封连通的上料螺旋提升机、进料双料斗装置和喂料螺旋输送机,上料螺旋提升机用于间歇定量上料,喂料螺旋输送机的输出端形成进料装置的出料端,进料双料斗装置包括上下串联密封连通的上料斗和下料斗,上、下料斗的出口均设有由动力控制间歇推拉开合的阀板,上、下料斗的阀板不同时打开,在上、下料斗的内壁上均固定有在相应阀板打开过程中用于刮去阀板上所粘油泥的刮铲;所述排渣装置包括密封连通的排渣双料斗装置和排渣螺旋输送机,排渣双料斗装置的结构与进料双料斗装置的结构相同,排渣装置通过排渣双料斗装置的上料斗与出料封头的排渣口密封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取油泥中油分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为对开式双门结构,阀板的对接口为凹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油泥中油分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的横截面为Z形补缺搭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油泥中油分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封头的内周面上设有V形环槽,所述排渣口和排气口设于V形环槽的V形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取油泥中油分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泥预处理装置包括原料油泥破碎机、油泥三相分离机和暂存三相分离后油泥的油泥池;所述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冷凝油蒸汽的循环水冷凝装置、用于处理冷凝后油水混合液的油水分离装置、用于储存所提回收油的回收油油罐和用于催化燃烧不凝气的催化燃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麦哲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舟山麦哲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65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