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针并发式筋膜缝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8122.2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1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霍会芳;霍国栋;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会芳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上寮社区上南上寮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式 筋膜 缝合 | ||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提供的双针并发式筋膜缝合器,包括:器身、夹头、张合控制结构、约束结构以及绕线穿刺结构,通过张合控制结构设定的运动方式,控制夹头张开锁止或闭合夹紧,通过约束结构约束绑紧缝合线,通过绕线穿刺结构带动穿过双针的缝合线一同刺穿筋膜层,带动缝合线的两端留在夹头的内侧,克服了现有闭合器与缝线穿引器独立操作带来的多次绕线、多次进退针的技术缺陷,将筋膜穿引器与闭合器融为一体式结构,且采用内置双针,挂线、进退针单次实现的创新方案,简化了术后筋膜层缝合的操作步骤,节约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降低了患者痛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筋膜缝合器。
背景技术
微创型内窥镜手术后,需要将穿刺孔内壁筋膜层缝合,现有技术实现缝合需求的方式主要有:
第一,人工针线缝合。
第二,双夹头筋膜闭合器与筋膜穿引器两个独立器械的组合缝合。
人工针线缝合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效率低下;组合缝合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需要两次绕线、两次进退针,从而造成操作繁琐、操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上述技术问题,同时给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全新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双针并发式筋膜缝合器,包括:器身、夹头、张合控制结构、约束结构以及绕线穿刺结构;所述夹头位于所述器身顶端,与所述张合控制结构连接,在所述张合控制结构的设定运动方式下张开锁止或闭合夹紧;约束结构位于所述器身上,用于约束绑紧缝合线;所述绕线穿刺结构包括双针,用于带动穿过所述双针的缝合线一同刺穿筋膜层,带动所述缝合线的两端留在所述夹头的内侧。
具体地,所述约束结构包括线槽,位于所述线槽两端的第一约束槽与第二约束槽;以及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约束槽与第二约束槽上的具有弹力的第一约束件和第二约束件。
具体地,所述第一约束件和所述第二约束件采用软硅胶材质制备。
具体地,所述张合控制结构包括柄部;所述柄部的内侧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与所述器身内可移动的限位杆、延伸杆以及推拉杆依次连接;所述推拉杆与所述夹头活动连接;所述夹头与约束柱可转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器身的上部外侧设有第一外锁止位,上部内侧设有第一内锁止位;所述柄部的下端内侧设有限位凸;所述限位凸可锁止或脱离所述第一外锁止位;所述限位杆的中部设有外延凸,所述外延凸可锁止或脱离所述第一内锁止位。
具体地,所述器身的上部外侧设有第二外锁止位,上部内侧设有第二内锁止位;所述柄部的下端内侧设有限位凸;所述限位凸可锁止或脱离所述第二外锁止位;所述限位杆的中部设有外延凸,所述外延凸可锁止或脱离所述第二内锁止位。
具体地,所述绕线穿刺结构包括扳机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扳机与所述双针固定;所述双针上设有挂线槽;所述扳机下压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产生压缩形变,带动所述双针下行;所述挂线槽将所述缝合线的一端挂入并带着所述缝合线一同刺穿所述筋膜层,经过并留在所述夹头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夹头包括进针孔,窗口和出针孔;所述挂线槽将所述缝合线的一端挂入并带着所述缝合线一同刺穿所述筋膜层,经过并留在所述进针孔,窗口和出针孔。
具体地,所述器身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两头设有上凸台和下凸台,在所述上凸台和所述下凸台之间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下端设有槽口;所述双针通过所述槽口离开或复位到所述滑槽。
具体地,所述窗口内设有阻力件;所述阻力件供所述缝合线穿过,提供阻力使得所述缝合线的两端留在所述夹头的内侧。
具体地,所述阻力件为硅胶塞。
进一步地,器身的下部设有尾翼,尾翼内侧设有约束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会芳,未经霍会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81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步态康复训练系统
- 下一篇:灌溉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