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针刺留置针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6707.0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1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华;朱代学;鲁富康;张永剑;何强;秦宏平;张庆军;彭家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严敏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刺 留置 组件 | ||
一种防针刺留置针组件,包括穿刺组件、软管组件以及防针刺组件;所述防针刺组件包括弹片座和防针刺弹片,在弹片座上设有弹片出口,软管座外壁上设有与防针刺弹片配合的挂装部,防针刺弹片包括基部、防护部以及限位部;防护部由至少两块钢针挡板组成,钢针挡板相接形成一夹角,钢针挡板形成的夹角空间构成钢针的防护空间,其中一块钢针挡板的底边固定在基部上,另一块钢针挡板的底边与限位部相接。本发明所述防针刺弹片的防护部采用由至少两块钢针挡板组成的夹角型防护空间,使得钢针的针尖部分能在防护状态下仍能全部限位于防针刺组件中;不会因钢针的偏移而再刺伤工作人员,达到的安全防护和防止交叉感染的目的,装置的稳定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防针刺留置针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血管损伤较小的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输液操作过程中,当穿刺结束时,穿刺钢针需从留置软管中抽出并需妥善处理,这个过程中有误刺伤医护人员或其它人员,引起人员伤害和交叉感染。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201910222222.0、名称为防针刺留置针组件的发明专利,该留置针组件所采用的防针刺弹片由底板、第一连接板、中钢针挡板、弹性臂、卡座、第二连接板及上钢针挡板依次连接而成。在撤出钢针组件前,上钢针挡板抵靠在钢针外壁上且卡座卡挂在软管座的缺口处,撤出钢针后,钢针尖端位于上钢针挡板下方,上钢针挡板在中钢针挡板上的正投影将通过口完全覆盖。
上述留置针组件防止防针刺组件从软管座脱出的方式主要依靠卡座卡挂在软管座的缺口处实现的,撤出钢针后,上钢针挡板脱离了钢针,仅依靠卡座与软管座缺口处的卡挂力度,使得防针刺组件留在软管座上;继续抽出钢针时,在钢针上的凸起限位于防针刺弹片底板的限位孔处,从而带动防针刺组件脱出软管座,脱离软管座后,钢针的针尖部不能完全限位于防护部,有可能在钢针发生偏移后再次刺伤工作人员,装置的稳定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保证防针刺组件在脱离软管座后的防针刺效果的防针刺留置针组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防针刺留置针组件,包括穿刺组件、软管组件以及防针刺组件;
所述穿刺组件包括针座和装在针座上的钢针,钢针上设有大于钢针外径的凸起;
所述软管组件包括软管座和装在软管座上的软管,软管座内设有贯穿软管座的空腔,空腔内装有隔离塞,隔离塞上方的空腔为输液腔,软管座上设有与输液腔连通的侧管,隔离塞下方的空腔为防针刺组件的安装腔;
其特点是,所述防针刺组件包括弹片座和安装在弹片座内的防针刺弹片,弹片座与软管座装配,在弹片座上设有弹片出口,软管座外壁上设有与防针刺弹片配合的挂装部,
所述的防针刺弹片包括装在弹片座内的基部、防针刺的防护部以及与软管座挂装部活动配合的限位部,基部通过防护部与限位部连接;
所述防护部由至少两块钢针挡板依次相接而成,钢针挡板相接后形成一夹角,钢针挡板相接形成的夹角空间构成钢针的防护空间,其中一块钢针挡板的底边固定在基部上,另一块钢针挡板的底边与限位部相接;
所述的限位部由横板、侧板和卡位板依次连接组成,卡位板设在横板上方,与侧板正对的横板另一侧边与钢针挡板底边固定相接;在所述横板上设有钢针通过孔,在基部设有与钢针上凸起配合的限位孔,钢针通过孔的孔径大于钢针凸起的尺寸,以使凸起能顺利通过孔,限位孔的孔径大于钢针的外径且小于凸起外径;
防针刺弹片有非防护和防护两种状态:非防护状态下,钢针从横板的钢针通过孔穿过,防护部整体抵靠在钢针一侧,防护部的两块钢针挡板处于靠拢状态,同时,限位部倒挂在软管座的挂装部,限位部的侧板与软管座外壁靠拢;防护状态时,钢针尖端位于防护部两块钢针挡板形成的防护空间内,限位部的卡位板脱离软管座的挂装部,限位部的侧板与软管座外壁远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6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