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柳杉实生苗成活率的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6099.3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8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莹婷;崔洁冰;徐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1/08;A01C1/00;A01G24/10;A01G24/15;A01G24/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柳杉 实生苗 成活率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柳杉实生苗成活率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业育苗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母树的选择;2)球果的采收;3)球果的阴干处理;4)种子的低温冷藏;5)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和浸种催芽处理;6)栽植前准备栽培基质并对栽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7)种子发芽处理;8)移栽;9)移栽后管理。本申请摆脱了柳杉播种繁殖的季节限制,可一年四季进行柳杉实生苗繁殖;并缩短了柳杉种子发芽的时间,提前了约7d,通过直接在培养箱中生根2‑3cm或出现真叶再直接进行移栽,保证了株行距,使苗光照充足,有利于减少病虫害,同时提高了成活率50%左右,有利于优质柳杉资源的保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柳杉实生苗成活率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又名长叶孔雀松,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至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柳杉根系较浅,侧根发达,主根不明显,抗风力差,但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较好的抗性。因其珍贵的木材和观赏价值而被优先广泛栽培。柳杉常用栽培方法有扦插与播种。扦插常用于日本柳杉栽培品种的繁殖。播种常在1-4月份及秋季7-10月份,受季节限制,此外20d左右发芽,发芽率在30%~40%,实际应用在有的发芽率仅在10%左右,发芽率较低,对于保存优质的柳杉资源受限较大。
专利申请号201810742156.5,提出了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但其将杉木种子装入干净的密封罐内进行保存,一方面对种子含水量控制不准,另一方面罐内易密封不严导致长菌,从而使种子保存时间较短;其次,该方法催芽时放置在暖房内,使暖房内种子保持湿润和无菌状态,待种子微裂或露白时即进行种子均匀撒播育苗,初期资金投资比较大、不够简单易行;虽然也是基于实生苗播种繁殖,但其长出真叶需要的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柳杉实生苗成活率的种植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柳杉实生苗成活率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15年生以上、受光充足、健康的优势柳杉作为母树;
2)在10-11月的晴天,当母树球果变黄50%以上时,采收整个球果;
3)将采下的球果放入干燥的纸箱内置于通风、阴凉、干燥处进行阴干处理,每天将球果颠倒混匀1次,至种子自然散开;
4)种子散开后,去除种子表面杂物,低温冷藏;
5)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和浸种催芽处理,先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1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将冲净的种子置于25℃蒸馏水中进行36h浸种催芽处理;留下沉入水中的种子,将浮在水面的种子去除;
6)栽植前准备栽培基质并对栽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将细沙、蛭石、泥炭土、珍珠岩按体积比1∶1∶1∶1混合均匀,用多菌灵消毒后,晾晒2d;
7)将种子置于发芽盒中,发芽盒内下面铺了一层脱脂棉、中间是网格孔板、上面铺一层滤纸,种子放在滤纸上,喷水直至水溢出滤纸,盖上发芽盒盖子;置于相对湿度80%,光周期为16h光照/8h黑暗,相应的温度为25℃/15℃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8)将栽培基质铺设在育苗槽中作为苗床,提前浇透水,当种子在发芽盒中发芽至2-3cm时进行移栽,在苗床中行列式戳孔,并用镊子将种子根部朝下挨个放入孔中,用手压实;
9)移栽后管理。
进一步的,步骤1)中,柳杉选用柳杉3号无性系。
进一步的,步骤4)中,种子散开后,去除种子表面杂物,4℃低温冷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6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