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量IoT云控安全系统及云控安全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5606.1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2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洁;李春威;刘方舟;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奇虎鸿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ot 安全 系统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轻量IoT云控安全系统,包括:访问层,包括IoT设备,该IoT设备安装有客户端;接入层,用于通过该客户端获取该IoT备的运营信息,并传送至服务层;服务层,设置于云端,通过该接入层与该访问层通信连接,根据该运营信息对该IoT设备进行云端控制的安全功能操作,其中,该服务层与该访问层的通信连接采用https;存储层,设置于云端,与该服务层通信连接,用于存储该服务层获取的运营信息,以及该服务层进行的安全功能操作的操作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跨平台、低功耗的轻量IoT云控安全系统和云控安全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渗透进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信息技术的载体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进化,不断地丰富。从最早年的pc时代、软件时代、门户时代,发展到了移动互联时代、手机时代,再到后来云的出现,让计算成为了人人可得的基础资源。现如今,随着5G的到来,我们正逐渐走向万物互联的时代。而随着载体的演进,我们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也在不断的升级,从最早年的病毒木马到黑帽子点对点渗透,再到如今网络战的大安全挑战。所以我们的安全工具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升级来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例如:1、PC时代的各类安全软件:如火绒等,主要是利用杀毒引擎与病毒库对病毒与木马进行查杀,以软件的形式保卫pc的安全。2、云安全产品:如阿里云盾等,部署在云环境下,监控主机上的异常操作、异常进程、异常外部链接、异常文件等,可以有效防御反弹shell、病毒木马、ddos、横向渗透等威胁。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物联网作为新兴产物,体系结构更复杂、没有统一标准,各方面的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如何在使用物联网的过程做到信息化和安全化的平衡至关重要。
中国国家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的安全检测系统及安全检测方法”(公开号:CN105205390A),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安全检测系统,包括:客户端,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用以采集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安装包的公钥值,并输出;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远程连接,所述服务器提供一存储单元用以存储标准公钥值的集合,所述服务器用以将所述公钥值与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标准公钥值进行匹配,以获取所述安装包的安全检测结果。移动终端的安全检测系统通过客户端提取移动终端较少的特征数据,并将提取的特征数据同步到云端的服务器,通过服务器对特征数据进行匹配,以获取对移动终端的安全监测结果,减少了客户端的工作量,提高了客户端的运行速度。
中国国家发明“一种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监控方法”(公开号:CN110609512A),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平台,包括:至少一个物联网设备、至少一个工业服务器和一个云平台;所述工业服务器,用于模拟产生至少一个监控设备,其中,所述监控设备用于对至少一个所述物联网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所述物联网设备,用于将采集到的现场数据发送给至少一个所述监控设备,并根据来自至少一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第一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所述云平台,用于分别接收每一个所述工业服务器所上传的第一数据,并分别向每一个所述工业服务器下发用于对所述物联网设备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指令。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奇虎鸿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奇虎鸿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5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