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牛大力组培苗的水培炼苗方法及其炼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5250.1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8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韦荣昌;黄小华;郑虚;覃维治;刘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C05G3/00;C05G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力 组培苗 水培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大力组培苗的水培炼苗方法,其包括:1)移栽前准备:对炼苗环境消毒和配制pH值为5.8~6.5的营养液,每10L营养液含有芸苔素内酯0.01‑0.05mg和核苷酸5‑10mg及其他营养成分;2)水培苗定植:将消毒后的牛大力生根苗定植在定植板上,定植板置于装有营养液的栽培槽上,根系的一部分浸入营养液中,另一部分不浸入;3)水培管理:按规定控制炼苗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当营养液浸没根系不超过1/3时更换营养液,炼苗一段时间。本发明利用芸苔素内酯与核苷酸的促进作用,并使根系水分和养分的充足,且保留一部分根部与空气接触呼吸,有利于根系生长,提高移栽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培苗的炼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牛大力组培苗的水培炼苗方法及其炼苗装置。
背景技术
组培苗炼苗,炼苗即驯化,目的在于提高组培苗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提高其光合作用的能力,促使组培苗健壮,最终达到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目的。通常驯化需要调整温度、湿度、光照及有无菌环境要素,驯化开始数天内,应和培养时的环境条件相似;驯化后期,则要与预计的栽培条件相似,从而达到逐步适应的目的。根据物种的不同,组培苗驯化一般需要3~5周。有一些物种可以无需特别炼苗,或炼苗与移栽同步。比如生命力比较强的桉树试管苗直接移植后,通过遮荫、防病和加强喷水等,能保证移植顺利成活。但是有些物种的组培苗(本发明研究的牛大力种苗)需要经过炼苗,才能保证移栽成活率。
牛大力是豆科蝶形花亚科崖豆藤属植物美丽崖豆藤(Millettia SpeciosaChamp)。牛大力以干燥的块根入药,性平、味甘,归肾、肺经,具有活络强筋、润肺补虚和健脾强身的功效。临床研究表明:牛大力对肺结核、肺虚咳嗽、病后体虚、腰肌劳损、肾虚带下、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慢性疾病有显著的疗效。自20世纪70年代起,岭南地区的广大民众开始用牛大力来制备药膳、药酒或煲汤等,此外,牛大力作为强力健身胶囊和壮腰健肾丸等中成药生产的主要原料而被广泛应用。近年来,伴随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大力的市场需求量急剧攀升,种植前景广阔。
目前,牛大力的种苗繁育主要以组织培养为主,故组培苗的移栽成活就显得特别重要,通常是将组培苗移栽到大棚营养杯中炼苗,但是对于组培苗的大棚营养杯炼苗施肥不好控制,水肥配置不好和施肥控制不合理,都会导致大棚炼苗的种苗根系生长缓慢,不利于移栽。试管苗叶组织间隙大,易失水,合理供水也很重要。如果供水不足,易造成萎蔫,影响植株生长,不利于移栽。因此大棚营养杯炼苗需要频繁合理浇水和施肥才能保证根系水分和养分的充足,但是频繁浇灌既浪费水源和营养物质,又容易导致营养物质流失,不利于推广应用。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大力组培苗的水培炼苗方法及其装置。由于组培苗的不同特点,对组培苗的水培需要注意营养液的配置和水培控制方法,避免营养液配置不合理导致组培苗根部伤害,影响牛大力苗木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大棚营养杯中炼苗的种苗根系生长缓慢,影响移栽成活率的问题,提供一种牛大力组培苗的水培炼苗方法,本发明配置的营养液为根据牛大力根系吸收的营养成分与水分的比例配置,有助于牛大力根系对营养成分和水分的吸收,使得在炼苗过程中,栽培槽内的营养液被吸收减少后,营养成分比例基本不变,有利于提高利用率。栽培槽内的营养液最大程度吸收利用后再更换,既可以提高营养液的利用率,避免浪费,又可以在最大利用率的情况下更换营养液,减少栽培槽内的营养液滋生细菌。使炼苗后的牛大力种苗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叶色浓绿,使转移到大田种植时能很快的恢复长势,提高移栽成活率。
本发明针对需要控制规定长度的牛大力生根苗根系浸入营养液中,确保根系水分和养分的充足,以及利于槽体内的营养液最大程度吸收后再更换,提供了一种水培炼苗装置,可以在组培苗不断吸收营养液后,营养液不断减少,但是浸泡组培苗根系的占比基本不变,确保根系水分和养分的充足,且保留一部分根部与空气接触进行呼吸,以及有利于槽体内的营养液最大程度吸收后再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52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泵站前池综合清污设备
- 下一篇:在线交易RPA机器人的方法、装置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