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取样检测分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4280.0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5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黄锐;高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垦华山牧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G01N35/10 |
代理公司: | 重庆西南华渝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0270 | 代理人: | 郭桂林 |
地址: | 714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取样 检测 分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取样检测分析装置,属于牛奶取样检测技术领域。一种自动取样检测分析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运输装置,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部固定连接有取样料斗,所述取样料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箱,所述输送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取样框,所述取样框的前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所述取样框的内腔设置有螺杆,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取样框与螺杆相连,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贯穿取样框固定连接有第四传送轮,所述第四传送轮通过传送带与运输装置连接,所述螺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接有滑块;本发明可以使取样装置一直向前移动,从而实现自动取样的效果,节省大量的劳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牛奶取样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取样检测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乳蛋白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乳脂肪多为短链和中链脂肪酸,极易被人体吸收;钾、磷、钙等矿物质配比合理,易于人体吸收。
现有的牛奶取样装置,基本都是通过人工随机取样,取样后的牛奶还需灌入取样装置内,从而导致人工取样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浪费的大量的劳动,为了满足现有社会的需求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取样检测分析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自动取样检测分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取样检测分析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运输装置,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部固定连接有取样料斗,所述取样料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箱,所述输送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取样框,所述取样框的前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所述取样框的内腔设置有螺杆,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取样框与螺杆相连,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贯穿取样框固定连接有第四传送轮,所述第四传送轮通过传送带与运输装置连接,所述螺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接有滑块,所述取样框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杆,所述滑块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滑块的一端滑动连接在限位杆的外侧,所述取样框的右侧壁开凿有滑槽,所述取样框的右侧设置有取样斗,所述取样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上,所述取样斗的底部开凿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底部位于取样料斗内。
优选地,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第一传送轮、第二传送轮、第三传送轮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轮的传送杆贯穿底座与输送机构相连接,第二传送轮的传送杆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通过传送带相连,所述第三传送轮固定连接在第二传送轮的后侧,所述第三传送轮通过传送带与第四传送轮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送轮为棘轮传送带,所述输送机构的表面开凿有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取样料斗的底部开凿有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输送箱的前侧开设有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排料口呈倾斜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取样检测分析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自动取样检测分析装置,通过滑块带动取样斗在管道排出牛奶的位置经过两次,取样斗内收纳的牛奶通过排料口输送到取样料斗内,从而实现自动随机取样;
2、该自动取样检测分析装置,当螺杆带动取样斗向前移动时,第四传送轮通过传送带带动第三传送轮进行旋转,第三传送轮带动第二传送轮进行旋转,第二传送轮通过传送带带动第一传送轮进行旋转,第一传送轮带动输送机构进行旋转,输送机构带动限位槽内的取样装置进行移动,使限位槽内的取样装置位于取样料斗底部开设的出料口底部,当螺杆反方向移动时,第二传送轮为棘轮传送带,从而使第二传送轮不会反方向旋转,使取样斗反方向运动时,取样后的牛奶进入取样装置内,如此往复运动可以使取样装置一直向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垦华山牧乳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垦华山牧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4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