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缸型水库总磷水质级别评价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4208.8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2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孝情;黄国如;任秀文;刘晓伟;陈中颖;张武才;姚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武汉臻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3 | 代理人: | 胡星驰 |
地址: | 510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缸 水库 水质 级别 评价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缸型水库总磷水质级别评价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1)按照评价周期记录待评价水库在待评价的评价周期内的运行数据,总磷含量以及营养状态评价指标;(2)根据待评价水库在待评价的评价周期内的运行数据、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上一周期各级别总磷水质评价标准以及各级别河流型及湖库型总磷水质评价标准,计算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确定评价周期内该水库各级别总磷水质的评价标准;(3)确定该周期内水缸型水库的总磷水质级别。所述系统包括:水库数据采集模块、评价标准确定模块以及评价模块。本发明客观的评价水缸型水库的水质,避免由于标准划分不合理导致的整治力度不够或过度整治,避免因此造成的无谓的人力物力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质评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缸型水库总磷水质级别评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国家规定各种用水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方面的要求,根据用水目的不同,存在饮用水水质标准和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等。目前,对水质要求最基本的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从现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来看,河流型和湖库型标准不一致,河流型总磷的I~V类的水质评价标准是湖库型对应标准的2~4倍。存在河道中水体浓度达到Ⅲ类水标准浓度值,引水至湖泊或水库以后,就超过了湖泊的V类水水质标准浓度值这种不合理现象。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度城市化水平,部分城市人口密度大,需水量聚增,当地水库自产水量不足,此时通过修建供水渠从河道引水,因供水渠沿程供水,各地供水需求不一,部分评价周期会造成集中供水高峰期而导致部分区域供水不足,此外每年的供水渠检修期也需暂停供水。因此,在这些情况下需要启动当地应急备用水源,利用当地水库提前蓄存河道水,以备不时之需,由此产生一种新型的水缸型水库,其主要功能是储存河流水供城市应急备用供水。这种水缸型水库往往自身集水范围较小,产水量不大,蓄水水量主要来自河道引水,部分来自水库自产水,进而其水质不仅受到水库集水范围内污染源的影响,也易受到河道引水水质影响。
在评价新型水缸型水库水质总磷时采用GB3838-2002中河流型或湖库型相应标准值均存在适用性问题,即采用河流型总磷标准则标准过松,不利于保护水源水质,而采用湖库型总磷标准则标准过严,例如河道中III类水引入湖库后则被评价为V类水质,误判水质类别和水质功能,造成水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因此亟需综合水库自身产水、引水和用水等实际情况,建立一种适合“水缸型”水库总磷的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缸型水库总磷水质级别评价方法及系统,其目的在于通过结合现有GB3838-2002河流型和湖库型水质的评价标准,根据水缸型水库的应用目的及水资源来源成分,综合评价水缸型水库的水质,由此解决现有技术不适合水缸型水库的水质评价,导致不合理水质类别和水质功能评价,造成水资源浪费或经济损失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水缸型水库总磷水质级别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评价周期记录待评价水库在待评价的评价周期内的运行数据,包括:评价周期期末蓄水量、评价周期内引入水库的客水量、评价周期内水库自产水量,并按照评价周期测定当前周期水缸型水库的总磷含量以及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华南理工大学;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42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韧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注塑系统及注塑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