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线路终端OLT设备和光路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12724.7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2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 发明(设计)人: | 林连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079 | 分类号: | H04B10/079;H04Q1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 终端 olt 设备 处理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线路终端OLT设备和一种光路处理方法。所述OLT设备包括第一下行接口、光电转换单元和光路处理模块。其中,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包括第一光端口和第二光端口。所述第一下行接口通过所述光路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端口和所述第二光端口相连。所述光路处理模块用于启用所述第一下行接口和所述第一光端口之间的第一光路或者启用所述第一下行接口与所述第二光端口之间的第二光路。本申请提供的OLT设备的一个下行接口与光电转换单元的至少两个光端口之间光路建立有可启用的光路,可避免下行接口的故障给用户设备带来的业务影响,提升了OLT设备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设备和光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光通信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在基于光通信技术建立的光通信网络中,传统的网络接入系统也逐渐的被光接入网络(opticalaccess network,OAN)系统所替换。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是光接入网的一种实现技术,PON是一种点对多点传送的光接入技术。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ON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用来为OAN提供网络侧接口,OLT连接上层的网络侧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下层连接一个或者多个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ODN包括用于光功率分配的无源光分光器、连接在无源光分光器和OLT之间的主干光纤,以及连接在无源光分光器和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之间的分支光纤。下行传输数据时,ODN将OLT下行的数据通过分光器传输到各个ONU。同样的,上行传输数据时,各个ODN将上行数据汇聚后传输到OLT。
需要说明的是,ONU为OAN提供用户侧接口,同时与ODN相连。如果ONU同时提供用户端口功能,如ONU提供Ethernet用户端口或者传统电话业务(plain old telephoneservice,POTS)用户端口,则又可称为光网络终端(optical network termination,ONT)。
在OAN系统中,OLT设备可用于将从网络侧设备接收到以太网协议下的光信号转换成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协议下电信号,再通过其包含的光模块将该电信号转换成PON网络协议下的光信号并通过OLT设备的下行接口将该光信号传输至ODN。随着光接入系统的逐渐普及,OLT设备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也愈发的被人们所关注。
现有技术中,OLT设备的下行接口和其内部的光模块是一一对应使用的,并且OLT设备中的光器件的故障率通常较高。因此,当某个下行接口当前对应使用的光模块或者其他光器件的损坏而发生故障时,该下行接口所服务的用户设备的业务会受到影响,如业务存在高时延或者中断。而当前解决该问题的办法主要就是使用新的下行接口来代替发生故障的下行接口以完成相应的业务。但是,下行接口的更换需要将发生故障的下行接口上的所有用户设备全部转移到新的下行接口上,这样仍然会导致用户设备的业务会因接口更换存在较大时延。所以,现有OLT设备可靠性和适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线路终端OLT设备,提升了可靠性和适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OLT设备。该OLT设备包括第一下行接口、光电转换单元和光路处理模块。其中,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包括第一光端口和第二光端口,所述第一下行接口通过所述光路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端口和所述第二光端口相连,所述光路处理模块用于启用所述第一下行接口和所述第一光端口之间的第一光路或者启用所述第一下行接口与所述第二光端口之间的第二光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27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上报功率和控制功率的方法、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