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独柱墩高架桥的防倾覆加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1201.0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7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修和;董阁;黄卫东;王祖珍;高磊;李美耀;高翀宇;汪东林;刘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2D27/14;E02D27/42;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4 | 代理人: | 方荣肖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独柱墩 高架桥 倾覆 加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柱墩高架桥的防倾覆加固装置,包括有原桩基、原承台、原桥墩和桥面,原承台的一侧设置有新建承台,新建承台的下方设置有新建桩基,新建承台上设置有新建桥墩,新建桥墩的顶面与桥面的一侧底面相互接触;新建桥墩和原桥墩的顶部连接有呈水平设置的钢梁,钢梁的另一侧端部设置有支点,支点的顶面与桥面的另一侧底面相互接触。当新建桥墩一侧的桥面具有倾覆趋势时,新建桥墩和原桥墩共同支撑桥面且均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力;当新建桥墩的另一侧桥面具有倾覆趋势时,钢梁上的支点和原桥墩共同支撑桥面,原桥墩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力,而新建桥墩受到竖直向上的拔力;本发明对桥梁两个方向的倾覆均具有阻止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设领域的桥梁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独柱墩高架桥的防倾 覆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具有减少占用土地、增加视野和桥型美观的优点,独柱墩桥梁被广泛应 用于我国城市高架桥中。但独柱墩桥梁的抗倾覆能力较差,在卡车超载情况下, 容易诱发倾覆倒塌。
可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交通车流量日益增大,特别是偶现超载严重的卡车 违规上桥(有的超载高达200%以上),导致独柱墩高架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有必要对部分重点路段的既有独柱墩高架桥进行提前加固,消除倾覆隐患,防止 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独柱墩高架桥的防倾覆 加固装置,在原桥墩的一侧新建一个直径相对较小的桥墩,其上部设有钢梁与原 桥墩相连,能对桥面任意一侧的偏载均能产生防倾覆加固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独柱墩高架桥的防倾覆加固装置,包括有原桩基、原承台、原桥墩和桥 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承台的一侧设置有新建承台,所述新建承台的下方设置 有新建桩基,新建承台上设置有新建桥墩,所述的新建桩基和新建桥墩位于所述 原桩基和原桥墩的一侧,所述新建桥墩的顶面与所述桥面的一侧底面相互接触; 新建桥墩和所述原桥墩的顶部连接有钢梁,所述的钢梁呈水平设置,钢梁在与所 述新建桥墩相连接部位相对称的另一侧端部设置有支点,所述支点的顶面与所述 桥面的另一侧底面相互接触。
所述的独柱墩高架桥的防倾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建桩基和新 建桥墩有一根或多根。
所述的独柱墩高架桥的防倾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桥墩一侧的 桥面承受较大偏心荷载且具有倾覆趋势时,新建桥墩和所述原桥墩共同支撑所述 的桥面,且新建桥墩和所述原桥墩均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力。
所述的独柱墩高架桥的防倾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桥墩的另一 侧桥面承受较大偏心荷载且具有倾覆趋势时,所述的支点和原桥墩共同支撑所述 桥面;支点受到的压力通过所述的钢梁传递给所述原桥墩和新建桥墩,使所述原 桥墩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力,而使所述新建桥墩受到竖直向上的拔力。
所述的独柱墩高架桥的防倾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桥墩的顶面 与所述桥面的一侧底面相互接触,但互不相连;所述支点的顶面与所述桥面的另 一侧底面相互接触,但互不相连。
所述的新建承台、新建桩基和新建桥墩位于所述原承台、原桩基和原桥墩的 一侧,且尽可能的远离所述原承台、原桩基和原桥墩。
所述的新建桩基、新建承台和新建桥墩组成的系统,需能承担所述桥面不同 方位承受较大偏心荷载而产生的竖直向下的压力或竖直向上的拔力而不发生失 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未经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1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