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饰照明结构、车门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1025.0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9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杨仕航;朱熠程;严彬华;卢梦奇;顾丹;赵磊;金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7/04;F21V8/00;F21V19/00;F21V23/00;F21V33/00;B60Q3/217;B60Q3/51;B60Q3/70;F21W106/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结构 车门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饰照明结构、车门及车辆,包括:发光部件,用于发出光线;匀光部件,所述匀光部件的一侧朝向所述发光部件,用于供所述发光部件发出的光线通过并使其形成向所述匀光部件的另一侧均匀发散的调节光线;反光部件,设于匀光部件的另一侧,用于接收并反射所述调节光线以形成明亮区,且反光部件的表面设有挡光结构,所述挡光结构用于阻挡所述调节光线以在所述挡光结构背对所述发光部件的一侧形成阴影区。本实施例的发光部件可以与反光部件上的挡光结构相配合从而形成独特舒适的灯光效果,明亮区与阴影区自然过渡,明亮区的亮度不突兀,与阴影区的明暗差距变化小,能够营造独特舒适的内饰氛围,将其应用到车内时可以提升驾驶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内饰照明结构、车门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为了车内的驾驶体验,安装了内饰氛围灯,从而使得车内成为了灯光应用的一大场景。
传统的内饰氛围灯具安装在车门板上时,基本只有固定的几种颜色点亮,氛围效果简单且单一,并不能形成独特的点灯造型效果,对于顾客日益上升的对于产品多样化、交互性的实际需求没有很好的满足。为了提升点灯造型效果,可以依据所想要达到的效果增加车门板表面灯具的数量并改变灯具的整体构造布局,然而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灯具所在部位发光突兀,与不发光的部位明暗差距大,观感很不舒适;另一方面,会增加车门板的结构复杂程度,影响汽车内部结构布置的同时压缩了车内空间。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汽车内饰灯光效果很差且影响车内结构布置的问题,提供一种内饰照明结构、车门及车辆。
一种内饰照明结构,包括:
发光部件,用于发出光线;
匀光部件,所述匀光部件的一侧朝向所述发光部件,用于供所述发光部件发出的光线通过并使其形成向所述匀光部件的另一侧均匀发散的调节光线;
反光部件,设于所述匀光部件的另一侧,用于接收并反射所述调节光线以形成明亮区,且所述反光部件的表面设有挡光结构,所述挡光结构用于阻挡所述调节光线以在所述挡光结构背对所述发光部件的一侧形成阴影区。
上述内饰照明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的发光部件可以与反光部件上的挡光结构相配合从而形成独特舒适的灯光效果,明亮区与阴影区自然过渡,明亮区的亮度不突兀,与阴影区的明暗差距变化小,能够营造独特舒适的内饰氛围,将其应用到车内时可以提升驾驶体验;反光部件表面对应设置的挡光结构分布形式与形成的灯光效果保持一致,一方面在发光时可以增强明暗对比效果,从而使形成的光影效果更具有空间感和层次感,另一方面,由于该挡光结构的分布形式与形成的灯光效果可以保持一致,在不发光的情况下也能提升反光部件的表面立体光影效果,符合氛围效果需要。
发光部件与反光部件相配合并在反光部件的表面进行了独特设计,将本实施例应用到汽车内时不需要在车门板表面布置灯具,从而不需要对车门板的表面进行大幅的结构改进设计,不会影响汽车内部的空间结构,也能够避免压缩车内的空间体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部件包括导光条及设于所述导光条的端部的光源,所述导光条的周向表面的导光齿朝向所述反光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光结构包括依次并排间隔分布于所述反光部件表面的条状凸起,并且所述发光部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条状凸起的延伸方向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条状凸起为波纹形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匀光部件包括匀光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匀光板的材质为PMM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部件包括反光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1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