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梁斜拉桥的斜拉索锚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8432.6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7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文强;康炜;乔雷涛;周小苏;卢皓;闫岩;岳迎九;徐永利;郑继平;周友权;吴文华;方桂芬;张蕾;张鹏举;房帅平;王冲冲;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1/04;E01D19/16;E01D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斜拉桥 斜拉索 锚固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梁斜拉桥的斜拉索锚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制锚拉板,将预埋钢板在竖直方向制成波折形板状,在预埋钢板上开设预留孔;S2、桥梁浇注,搭设桥梁模板,在桥梁模板内布置钢筋笼,将锚拉板的预埋钢板布置于钢筋笼之间,通过预留孔安装螺纹钢筋,将螺纹钢筋与钢筋笼绑扎固定在一起,随后对桥梁模板安装顶模,顶模固定于锚拉板的外周,通过顶模上的浇注口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预埋钢板与混凝土桥梁一体成型;S3、斜拉索锚固,通过斜拉索锚头固定斜拉索的下端,并将斜拉索锚头与锚管下端的锚垫板连接;确保斜拉索与桥梁之间连接稳定,提高了斜拉桥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梁斜拉桥的斜拉索锚固方法。
背景技术
斜拉桥作为一种拉索体系,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更大,是大跨度桥梁的最主要桥型。斜拉桥由许多直接连接到塔上的钢索吊起桥面,斜拉桥主要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锚拉板作为斜拉索与桥梁连接的主要受力构件,是全桥的主要受力点。锚拉板长期处于巨大载荷作用条件下,其受力性能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座大桥的安全。因此如何确保锚拉板与桥梁稳定的连接以承受巨大载荷,成为了斜拉桥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对待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梁斜拉桥的斜拉索锚固方法,确保斜拉索与桥梁之间连接稳定,提高了斜拉桥的安全稳定性。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梁斜拉桥的斜拉索锚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制锚拉板,锚拉板由预埋钢板和斜拉板构成,将预埋钢板在竖直方向制成波折形板状,在预埋钢板上开设预留孔;
S2、桥梁浇注,搭设桥梁模板,在桥梁模板内布置钢筋笼,将锚拉板的预埋钢板布置于钢筋笼之间,通过预留孔安装螺纹钢筋,螺纹钢筋的两端对应由预埋钢板的两侧伸出,将螺纹钢筋与钢筋笼绑扎固定在一起,随后对桥梁模板安装顶模,顶模固定于锚拉板的外周,通过顶模上的浇注口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预埋钢板与混凝土桥梁一体成型;
S3、斜拉索锚固,将斜拉板与预埋钢板的上端连接,将斜拉索的下端穿入斜拉板上的锚管,通过斜拉索锚头固定斜拉索的下端,并将斜拉索锚头与锚管下端的锚垫板连接。
可选的,所述步骤S1中,通过一体成型工艺直接将预埋钢板制成波折形板状,或通过冲压成型工艺将预埋钢板由直板状制成波折形板状,预埋钢板在制成后自上而下由第一斜折板、第一竖板、第二斜折板及第二竖板构成,其中第一斜折板和第二斜折板均处于第一竖板的同侧。
可选的,所述步骤S1中,在第一竖板及第二竖板上开设预留孔,所述步骤S2中,在安装螺纹钢筋时,同时在螺纹钢筋的两端安装紧固螺母,将紧固螺母与第一竖板的两侧和第二竖板的两侧紧密贴合。
可选的,所述步骤S1中,在第一斜折板与第一竖板之间的弯折处、第一竖板与第二斜折板之间的弯折处、第二斜折板与第二竖板之间的弯折处及第二竖板与第一斜折板之间的弯折处焊接锚固块。
可选的,锚固块为中空的多棱锥或多棱柱状,锚固块的外周开设有通孔,所述步骤S2中,在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由通孔进入锚固块中将其内腔填充满。
可选的,所述步骤S1中,在预埋钢板的下端焊接翼缘板。
可选的,所述步骤S1中,在预埋钢板的前端和后端焊接端封板。
可选的,所述步骤S1中,将预埋钢板的侧面轮廓制成上边短和下边长的梯形状,将两个端封板倾斜布置与预埋钢板的前端和后端焊接。
可选的,所述步骤S3中,在斜拉板的两侧焊接加劲板。
可选的,所述步骤S3中,在锚管内安装拉锁套管,将斜拉索的下端自锚管的上端穿入拉锁套管并延伸至锚管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8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除红外数字全息零级衍射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排泥水污泥堆放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