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堤坝防渗加固的循环保压多轮次注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08031.0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1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郭成超;王超杰;石明生;赵鹏;赵线峰;薛冰寒;王颖丽;夏洋洋;刘琪;黄光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郑州安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3B3/16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 地址: | 51026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堤坝 防渗 加固 循环 保压多 轮次 方法 | ||
1.一种用于堤坝防渗加固的循环保压多轮次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并标记需要处置的渗透层位置;
B. 以帷幕注浆的形式在标记的堤坝顶部靠近迎水面布孔,然后用钻机钻取注浆孔;
C.将注浆管置于注浆孔内并固定,所述注浆管包括渗透注浆管和封孔注浆管,所述封孔注浆管短于渗透注浆管,在封孔注浆管下方设置有隔离块;
D.往封孔注浆管中注入膨胀料进行封孔保压;
E.使用循环保压多轮次注浆法进行渗透型高聚物的注浆,注浆压力为0.5~2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堤坝防渗加固的循环保压多轮次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注浆孔间的距离为0.5~1m,注浆孔的直径为2~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堤坝防渗加固的循环保压多轮次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块采用废弃塑料袋或手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堤坝防渗加固的循环保压多轮次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注浆管的顶部安装三通管,三通管上安装有阀门开关,三通管一端与渗透注浆管连接,一端与注浆枪连接,中间一端安装压力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堤坝防渗加固的循环保压多轮次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注浆管下端设置有出浆孔,出浆孔的间距为0.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堤坝防渗加固的循环保压多轮次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料由松香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PhireGuard MB-512、1 ,1-二氯-1-氟乙烷、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和苯甲酰氯混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堤坝防渗加固的循环保压多轮次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料的注浆量与注浆孔直径大小的关系为:直径<5cm时注浆量为1.5kg,直径为5~15cm时注浆量为3kg,直径>15cm时注浆量为8k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堤坝防渗加固的循环保压多轮次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型高聚物包括A料和B料,所述A料由亲水低粘聚醚多元醇、渗透稀释剂、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组成,所述B料由异氰酸酯、渗透稀释剂和阻燃剂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堤坝防渗加固的循环保压多轮次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保压多轮次注浆法的具体操作为:通过渗透注浆管向注浆孔内注入渗透型高聚物,当压力达到2MPa时,停止注浆,此时第一轮次结束,30min后若压力下降至0.5MPa以下,则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第二轮次注浆,直到30min后压力依旧为0.5MPa以上则视为注浆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郑州安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学;郑州安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80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青霉素发酵液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分离保护壳的自清洁板上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