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索结构形态分析中弹性边界的一种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5946.6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7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白光波;陈彬磊;朱忠义;王哲;邢珏蕙;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7 | 代理人: | 张宇锋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形态 分析 弹性 边界 一种 处理 方法 | ||
1.索结构形态分析中弹性边界的一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单独的索结构模型,将索结构与边界结构共有的节点称为连接节点,并将与连接节点直接相连的索单元称为边界索单元;单独的索结构模型中,连接节点的位置以边界结构的目标位形为准,并设为固定支座;
S2、基于固定边界进行单独索结构的形态分析,得到固定边界条件下的单独索结构零状态位形[Gc0]、索单元初应变{εi}和单独索结构初始态,其中单独索结构初始态的位形和预应力应满足目标要求;
S3、提取单独索结构初始态的支座反力[R]、所有边界索单元的内力{Fct}和所有边界索单元另一端节点的位移[Dc];其中{Fct}={…fkct…},fkct为第k个边界索单元的内力;{Fct}将作为迭代修正边界索单元初应变时的目标索力;
S4、建立单独的边界结构模型;
S5、将单独索结构初始态的支座反力[R]反号,得到边界结构承受的索结构作用力-[R],并施加到单独的边界结构模型的相应位置;
S6、通过位形逆迭代对单独的边界结构模型进行预变形,预变形目标为,在结构自重和步骤S5中的索结构作用力-[R]下,边界结构平衡状态的位形与其目标位形一致;将预变形后的位形作为边界结构零状态位形[Gb0];
S7、提取步骤S6最后一轮逆迭代中所有连接节点的位移[Db],包含节点的平动和转动;
S8、根据步骤S2中的单独索结构零状态位形[Gc0]和步骤S6中的边界结构零状态位形[Gb0],建立整体结构零状态模型,其中连接节点的坐标以边界结构零状态位形[Gb0]为准;
S9、将步骤S2中的索单元初应变{εi}分为两组,即{εi}={{εi1}{εi2}},分别输入整体结构零状态模型;{εi1}为所有边界索单元的初应变,{εi2}为其余索单元的初应变;其中,{εi1}={…εki1…},εki1为第k个边界索单元的初应变;
S10、将步骤S3提取的边界索单元另一端节点的位移[Dc]和步骤S7提取的连接节点位移[Db],作为强制节点位移[Df]施加到整体结构零状态模型的相应位置;
S11、通过初应变逆迭代对边界索单元的初应变{εi1}进行修正,修正目标为,在考虑结构自重、预应力和步骤S10中的强制节点位移[Df]时,整体结构平衡状态中边界索单元的内力等于目标索力{Fct};
S12、在步骤S11最后一轮逆迭代得到的整体结构平衡状态基础上,解除强制节点位移[Df],计算得到整体结构初始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59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