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棒材生产线精整区工艺路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4698.3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4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杜江;荣莎莎;冯波涌;罗景贤;李耀奇;张群琥;徐桂;屈泽明;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4 | 分类号: | B21C37/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李由 |
地址: | 4111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线 精整区 工艺 路线 | ||
棒材生产线精整区工艺路线,包括矫直区、倒棱区、探伤区、收集打捆区四个区域。本发明中增加了成排辊道、倒棱后圆盘改尺锯机组与探伤后圆盘改尺锯机组,实现了多种工艺路线,若某个环节产生报警,不会导致生产线停滞,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采取两台矫直机组共线排列布置,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前提下,节约空间,同时满足客户对矫直精度的不同需求;采取联合探伤与漏磁探伤两条探伤线,根据不同棒材的精整工艺要求选择合适探伤路线,减少相控阵超声探伤机的使用,使得成本得到大幅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棒材精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棒材生产线精整区工艺路线布置。
背景技术
精整是棒材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最后一道工序,是保证棒材质量、提高产品档次、打造精品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棒材生产线精整区工艺路线为抛丸、矫直、倒棱、探伤,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对棒材进行分选、修模、贴标、打捆和称重。在传统棒材生产线精整区工艺路线中,若某个环节产生报警会导致生产线停滞,增加职工劳动强度;同时也无法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实时调整,造成精整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棒材生产线精整区工艺路线,能实现连续生产要求,提高生产节奏,降低劳动强度。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棒材生产线精整区工艺路线,包括矫直区、倒棱区、探伤区、收集打捆区四个区域:
矫直区,包括一号矫直机组、二号矫直机组、成排辊道、倒棱输入辊道,两台矫直机组采取共线排列布置,从轧线来料与成排辊道、一号矫直机组输入端之间设有升降移送小车,成排辊道延伸至收集打捆区,并在一号矫直机组输出端、二号矫直机组输入端设有对齐挡板,一号矫直机组输出端下方设有过渡台架和一组倒棱输入辊道;
倒棱区,包括倒棱机组、抛丸机、圆盘改尺锯机组,倒棱机组接收来自矫直区所有钢材;圆盘改尺锯机组设于倒棱机组输出辊道下方并设有收集槽;
探伤区,包括一号联合探伤机组、二号漏磁探伤机组、修模机组,两条探伤线输入端分别设有分钢仪;一号联合探伤机组、二号漏磁探伤机组都设有空过功能;
收集打捆区,包括打标机、圆盘改尺锯机组、打捆设备、称重装置、收集台架,成排辊道后设有步进对齐装置,并设有激光测长功能,步进对齐装置右边设有一组改尺输入辊道与圆盘改尺锯机组。
本发明棒材生产线精整区工艺路线可组成各种工作路线:
路线A:轧线来料通过小车或辊道分别输送至两台矫直机组上料链架上,齐头后送入矫直机组矫直,矫直后的钢直接通过成排输送辊道,输送到收集打捆区进行改尺、打标、打捆、称重后收集。
路线B:轧线来料通过小车或辊道分别输送至两台矫直机组上料链架上,齐头后送入矫直机组矫直,矫直后圆钢通过倒棱机、抛丸机后分别进入两条探伤线(也可空过探伤),探伤后合格品通过过渡台架输送至收集打捆区进行改尺、打标、打捆、称重后收集,内部缺陷及表面缺陷的钢根据预设进入不同的分选工位。
路线C:轧线来料通过成排辊道输送,不经过矫直直接可进入倒棱、抛丸、探伤工位(也可空过探伤),探伤后合格品通过过渡台架输送至收集打捆区进行改尺、打标、打捆、称重后收集,内部缺陷及表面缺陷的钢根据预设进入不同的分选工位。
路线C:轧线来料通过成排辊道输送,不经过矫直直接可进入倒棱、抛丸、探伤工位(也可空过探伤),探伤后合格品通过过度台架输送至收集打捆区进行改尺、打标、打捆、称重后收集,内部缺陷及表面缺陷的钢根据预设进入不同的分选工位。
路线D:若矫直机组、倒棱区、探伤区同时报警,轧线来料通过小车取钢至成排辊道上,由成排辊道直接输送至收集打捆区进行收集。
本发明提供的棒材生产线精整区工艺路线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46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