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多种车联网通信协议的数据接入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1845.1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4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张诚;丁石立;王科;刘锋;李晓聪;蔡文;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9/08 | 分类号: | H04L69/08;H04L6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郑飞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2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 多种 联网 通信协议 数据 接入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聚合多种车联网通信协议的数据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0.车载终端对接入程序发送的数据包是否为第一包进行判断;
S200.当数据包为第一包时,将数据包发送给协议配适器,协议配适器按预设规则确定当前车联网通信协议类型,加载当前车联网通信类型对应解码器;当数据包不为第一包时,将数据包发送给第一包确定的解码器进行解析;S200中,协议配适器按预设规则确定当前车联网通信协议类型,预设规则为:根据数据包第一包开始标识位和结束标识位确定车联网通信协议类型;车联网通信协议类型至少包括:JT/T808-2011协议、JT/T809-2011协议和GB/T32960协议;当数据包第一包开始标识位为0x7e、结束标识位为0x7e时,协议适配器匹配的车联网通信协议类型为JT/T808-2011协议;当数据包第一包开始标识位为0x5b、结束标识位为0x5d时,协议适配器匹配的车联网通信协议类型为JT/T809-2011协议;当数据包第一包开始标识位为0x230x23时,协议适配器匹配的车联网通信协议类型为GB/T32960协议;
S300.第一包确定的解码器包括转义解码器和协议解码器,转义解码器对数据包中的数值进行转义,并将转义后的数据包发送给协议解码器;
S400.协议解码器对转义后的数据包进行解析,解析出消息包属性值,将消息包属性值发送给消息路由器,所述消息包属性值至少包括业务消息ID和消息体;
S500.消息路由器预先获取业务处理器需要处理的业务消息ID,根据消息包属性值中的业务消息ID匹配对应业务处理器,并将消息体发送给业务处理器;
S600.业务处理器解析消息体,并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存储。
2.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聚合多种车联网通信协议的数据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消息包属性值还包括:协议类型、消息头唯一值、消息流水号、协议额外属性。
3.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聚合多种车联网通信协议的数据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S600中,业务处理器解析消息体,并根据业务需求转发解析后的数据。
4.一种聚合多种车联网通信协议的数据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包判断模块、协议适配器模块、解码器模块、消息路由器模块、业务处理器模块;其中:
数据包判断模块,对接入程序发送的数据包是否为第一包进行判断,当数据包为第一包时,将数据包发送给协议配适器模块,按预设规则确定当前车联网通信协议类型,加载当前车联网通信类型对应解码器;当数据包不为第一包时,将数据包发送给第一包确定的解码器进行解析;按预设规则确定当前车联网通信协议类型,预设规则为:根据数据包第一包开始标识位和结束标识位确定车联网通信协议类型;车联网通信协议类型至少包括:JT/T808-2011协议、JT/T809-2011协议和GB/T32960协议;当数据包第一包开始标识位为0x7e、结束标识位为0x7e时,协议适配器匹配的车联网通信协议类型为JT/T808-2011协议;当数据包第一包开始标识位为0x5b、结束标识位为0x5d时,协议适配器匹配的车联网通信协议类型为JT/T809-2011协议;当数据包第一包开始标识位为0x230x23时,协议适配器匹配的车联网通信协议类型为GB/T32960协议;
协议适配器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包第一包确定车联网协议类型,并加载当前车联网通信类型对应解码器;
解码器模块,包括转义解码器和协议解码器,转义解码器对数据包中的数值进行转义,并将转义后的数据包发送给协议解码器;协议解码器对转义后的数据包进行解析,解析出消息包属性值,将消息包属性值发送给消息路由器,所述消息包属性值至少包括业务消息ID和消息体;
消息路由器模块,用于预先获取业务处理器需要处理的业务消息ID,根据消息包属性值中的业务消息ID匹配对应业务处理器,并将消息体发送给业务处理器;
业务处理器模块,对消息体进行解析,并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存储或转发解析后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未经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18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