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干式复合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1023.3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1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鹏;吕柏松;许吉余;崔加胜;罗一铭;左广穹;于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奥特马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8/16 | 分类号: | B32B38/16;B32B41/00;B32B4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佟蕊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复合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干式复合机,包括烘箱组、支撑横梁结构、膜传动机构;多段式烘箱共用同一个回风管道的设计,可以通过烘箱位置调整块进行不同位置烘箱的角度调整,使穿膜路线成弧形,让膜在内部运行过程中,能够随时随地处于张力施加状态。在回风系统中,每个烘箱均采用1进气2出气式回风设计,通过单独电加热系统进行热风的输送,在整个回风管道管道中,这样的结构能简化回风管道,降低成本,节省人力;烘箱整体插接的安装形式,降低烘箱重量;烘箱内部增加可牵引式过辊,通过一个烘箱的同步带轮连接主动电机,从而带动全部烘箱内部过辊转动,达到减少辊面与膜面的摩擦,增加膜在烘箱内部的运行速度,保证在高速运转情况下的烘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高速干式复合机。
背景技术
现有干复机的烘干设备,在膜速为250-350m/min时,烘干效果并不明显,在回风系统中,因为内部焊接焊接形式的结构,整体重量过大,内部结构形式受限且过于复杂,安装调试都浪费人力物力,在回风结构中,大多为1进1出,没有办法提供膜速过高情况下的烘干,在烘箱进行安装过程中,因为焊机烘箱的使用,整体重量增加,所以很难采用多段式。可调节烘箱的使用,一旦安装完成,无法就行后续调整。在电加热过程中,烘箱内部高温气体也无法进行有效利用,导致能源的浪费,在进行烘箱安装过程中,也无法进行后期烘箱安装角度修改,位置调整,同时烘箱内部过辊数量受限,一般低于8个,辊面处理无法满足长期耐磨,现有烘箱无法满足大数量过辊的安装以及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后期过辊数量的增加,辊面表面处理也都没有经过相对应计算以及实验数据分析,无法提供长期稳定的使用,在烘箱过辊的使用中,也没有整体连动,或者在连动过程中,增加多余电机,前者无法在高膜速情况下使用,后者造成浪费,成本增加,在进行烘箱的内部安装调试过程中,保温棉都直接贴在烘箱框架钢板内侧,保温效果不好,也占用内部空间,极不美观,在进行烘箱打开的过程中,也都采用气动推杆,需要架设很长的气路管路,并且行程不可控,打开角度受限,不利于维修人员操作,并且内部风嘴精度不高,无法准确控制风速风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高速干式复合过程中的烘干设备,能够满足在膜速为250-350m/min时的烘干要求。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烘箱组、支撑横梁结构、膜传动机构;
多段烘箱组成分段式烘箱组,烘箱左右两侧有膜进口和膜出口,烘箱内设有主进风管和主排风管,主排风管上开排风口,烘箱前侧开设辅助出风口,烘箱下部有过辊,烘箱底部有调整块,通过调整块可使烘箱成角度地固定在支撑横梁结构上,过辊下部安装风嘴;
膜传动机构包括主动电机,过辊,皮带轮,烘箱组内的所有过辊通过圆带轮连接实现整体联动,其中一个烘箱的圆带轮通过同步带轮连接主动电机,从而带动烘箱内的全部过辊。
进一步地,每段烘箱的主排风管的出风口和辅助出风口都外接到一个回风管道上,回风管道通过一个主排风机排放到室外,回风管道内设有气体浓度检测装置,每段烘箱的进风都通过独立风机和加热系统完成。
进一步地,在烘箱外框23钣金内部安装保温棉。
进一步地,烘箱上下段壳体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烘箱后侧上下段壳体之间安装电液推杆。
进一步地,位于烘箱组两侧的烘箱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α的角度范围为2.5-4°,其余烘箱水平设置,需保证烘箱组的安装位置是沿烘箱组中心线镜像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过辊表面硬氧处理,厚度为40-60μm。
进一步地,所述烘箱采用6mm钢板插接构成,边角处固定钣金,烘箱内部增设连梁用于过辊两端定位安装。
进一步地,风嘴连接板上设有若干插槽,风嘴插在风嘴连接板的插槽上,风嘴连接板安装在烘箱上。
进一步地,风嘴的出风口朝上,且风嘴出风口宽度为1.8-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奥特马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奥特马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1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页面分类标签的推荐方法、设备和介质
- 下一篇:体感手动答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