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筒形件的尺寸误差补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7994.5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1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南思豪;关舒文;王晨悦;王紫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386 | 分类号: | B29C64/386;B33Y5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弓长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筒形件 尺寸 误差 补偿 方法 | ||
1.一种3D打印筒形件的尺寸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实施:
步骤1,给筒形件的结构参数内径、壁厚和填充率分别选取n个试验水平值做全因子试验设计,将每个全因子试验设计得到的筒形件均进行3D打印成型试验;
步骤2,对步骤1经3D打印成型试验所得试样进行标号,用数显式游标卡尺对每组试样的壁厚、内径尺寸进行多次测量,并分别计算每组试样的壁厚、内径尺寸的平均值;
步骤3,根据步骤2计算的试样的壁厚、内径尺寸的平均值分别计算每组试样的内径和壁厚尺寸收缩相对误差值;
步骤4,根据步骤3计算的每组试样的内径和壁厚尺寸收缩相对误差值,应用数据处理软件分别对内径和壁厚尺寸收缩相对误差值进行多元拟合并检验,得到尺寸收缩误差补偿模型;
步骤5,将待打印筒形件的设计尺寸的内径、壁厚、填充率输入步骤4得到的尺寸误差补偿模型中,预测内径或壁厚尺寸收缩相对误差值,然后根据预测内径或壁厚尺寸收缩相对误差值对待打印筒形件的设计尺寸的内径、壁厚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筒形件尺寸,然后用补偿后的筒形件尺寸进行3D打印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筒形件的尺寸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
给筒形件的结构参数内径、壁厚和填充率分别选取n个试验水平值,然后对每个内径、壁厚和填充率进行排列组合,得到n3组试验设计数据,然后用n3组试验数据采用Ultimaker3D打印机进行打印,得到n3组试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筒形件的尺寸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筒形件的尺寸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计算每组试样的内径和壁厚尺寸收缩相对误差值具体为:
η=(L0-L)/L0×100%
其中,η为内径或壁厚尺寸收缩相对误差值,L0表示内径或壁厚的试验设计数据,L表示步骤2计算的试样内径或壁厚尺寸的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3D打印筒形件的尺寸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为:
将n3组内径尺寸收缩相对误差值应用MATLAB或1stOpt进行多元拟合,得到内径尺寸收缩误差补偿模型,即就是得到内径尺寸收缩相对误差值η1与三个结构参数内径x1、壁厚x2、填充率x3之间的函数关系;
将n3组壁厚尺寸收缩相对误差值应用MATLAB或1stOpt进行多元拟合,得到壁厚尺寸收缩误差补偿模型,即就是得到壁厚尺寸收缩相对误差值η2与三个结构参数内径x1、壁厚x2、填充率x3之间的函数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3D打印筒形件的尺寸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数学处理软件为MATLAB或1stOpt。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3D打印筒形件的尺寸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为:
将待打印筒形件的内径、壁厚、填充率分别输入到步骤4得到的内径尺寸收缩误差补偿模型和壁厚尺寸收缩误差补偿模型中,分别计算得到内径尺寸收缩相对误差值η1和壁厚尺寸收缩相对误差值η2,根据内径尺寸收缩相对误差值η1和壁厚尺寸收缩相对误差值η2对待打印筒形件的设计尺寸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筒形件尺寸,然后用补偿后的筒形件尺寸进行3D打印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79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