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过站用顶降平台、盾构过站系统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7981.8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0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严石友;陈强;李必棋;陈卓;周鹏;胡斌;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F17/00;E21D9/06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芸芸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站用顶降 平台 系统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盾构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过站用顶降平台、盾构过站系统及施工方法。其中,盾构过站系统包括盾构过站用顶降平台和盾构机前移装置,所述盾构过站顶升及下降平台包括托架、托架基座和顶升基座;托架基座和顶升基座均为多个独立的钢筒,通过设置多个独立的第一钢筒组成的托架基座能够实现狭小空间的盾构机过站施工,而且避免了传统方式的连续墙加深,结构底板的下沉以及后期回填耗费的成本,第一钢筒结构简单,易拆卸,降低了施工难度;通过设置托架基座和千斤顶基座,实现了快速完成平台的分层垫入,又能达到盾构体的整体的整体受力要求以及顶升下降的要求,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盾构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盾构过站用顶降平台、盾构过站系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盾构法指的是利用盾构进行隧道开挖,衬砌等作业的施工方法。用盾构在软质地基或破碎岩层中掘进隧洞的施工方法。盾构是一种带有护罩的专用设备,利用尾部已装好的衬砌块作为支点向前推进,用刀盘切割土体,同时排土和拼装后面的预制混凝土衬砌块。
在盾构施工中,前移过站或通过矿山法段时,经常遇到底板标高不一致的现象,在盾构通过时需要将盾构机进行顶升或下降。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为:在盾构顶升或下降时进行下垫钢轨平台或型钢平台,在顶升或下降高度较大,超出盾构机顶升千斤顶单次升出长度时,需要分层多次增加平台高度才能满足顶升或下降高度,由于钢轨或型钢尺寸长,重量大,在分次垫入过程中时间耗时长,难度大,在千斤顶顶起盾构机时,如不能快速完成分层高度垫入和加固,极易出现液压顶升系统失压,造成盾构机侧翻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狭小空间内盾构机过站施工成本高、耗时长等缺陷,寻找一种施工方法能快速完成平台分层垫入,又能达到整体受力要求及顶升下降高度要求,提供一种盾构过站用顶降平台、盾构过站系统及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盾构过站用顶降平台,包括托架、托架基座和顶升基座;所述托架设置于所述托架基座上方,所述托架基座包括多个第一垫层,所述第一垫层根据盾构机顶升的高度进行多层叠放,相邻第一垫层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顶升基座设置于所述托架基座的对应的两侧,所述顶升基座包括多个第二垫层,所述第二垫层根据盾构机顶升的高度进行多层叠放,相邻第二垫层之间可拆卸连接。
在顶升盾构机的过程中,通过逐层的叠加第一垫层,能够实现狭小空间的盾构机过站施工,第一垫层逐层叠加同时,第二垫层对应的也在逐层叠加,这样千斤顶动态的调整其高度,避免出现液压顶升系统失压,造成盾体侧翻等安全事故。通过设置托架基座能够实现狭小空间的盾构机过站施工,而且避免了传统方式的连续墙加深,结构底板的下沉以及后期回填耗费的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垫层包括多个第一钢筒,所述第一钢筒呈矩形分布,所述第一垫层的外侧通过第一槽钢固定使所述多个第一钢筒连为一个整体。
通过设置多个独立的第一钢筒能够在狭窄空间的安装,结构简单,易拆卸,降低了施工难度。
根据盾构机施工过程中,所需要过站的标高进行调整第一钢筒的叠放个数,实现与过站底板的标高一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每个所述第一钢筒的上下两个面上分别固设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四角分别设有螺孔,所述第一钢筒进行多层叠放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钢筒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垫层包括多个第二钢筒,每个所述第二钢筒内筒交叉设有至少两块第一肋板,所述第二钢筒的上下两个面上分别满焊有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的四角分别设有螺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钢筒通过螺栓固定。
在每层第一钢筒摆放完毕后,通过第一槽钢使多个第一钢筒连接为一个整体,确保托架基座整体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79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