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改性的医用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5026.0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8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宣勇;邢顺;马小涵;王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18/12 | 分类号: | C23C18/12;A61L31/02;A61L31/08;A61L31/14;A61L3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改性 医用 金属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表面改性的医用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金属材料表面是由主要成分为位于简并态的镍钛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形成的薄膜,所述位于简并态的镍钛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中包含镍空位或间隙镍;所述位于简并态的镍钛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能带宽度小于镍钛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能带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的医用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简并态的镍钛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能带宽度<2.5eV。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改性的医用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简并态的镍钛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能带宽度为2.25~2.45e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的医用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简并态的镍钛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中镍/钛原子数比为(1.38~4):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的医用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简并态的镍钛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微观结构为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的长度为0.5~5μm,厚度为30~50 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改性的医用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结构的长度为3μm,厚度为40 nm。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的医用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医用金属基材表面制备得到镍钛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薄膜,然后再利用电化学的方法对镍钛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薄膜进行充电处理;
或者,先在医用金属基材表面制备得到镍钛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薄膜,然后再利用电化学的方法对镍钛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薄膜进行放电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钛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为水热处理法,包括:
将镍源和尿素加入超纯水中,得到溶液A;
将溶液A置于冰浴环境中,再加入盐酸和钛源,得到前驱体溶液;
将医用金属基材置于前驱体溶液中,在50~150℃下水热反应10~30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溶液中镍源的浓度为0.01~0.5 M,尿素浓度为0.5~5 M,盐酸的浓度0.01~0.1M,钛源的浓度为0.01~0.5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镍源中Ni和钛源中Ti的摩尔比为1.5~3.5: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源选自NiCl2•6H2O、 Ni(NO3)2•6H2O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钛源选自TiCl4、Ti(NO3)4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前驱体溶液稀释10~20倍之后,再进行水热反应。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反应和放电反应所用电解液的组分包括:电解质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硅酸钠、磷酸钠、磷酸二氢钠、甘油磷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溶剂选自超纯水、去离子水的至少一种;电解质的总浓度为0.1~10 M。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反应的电流为1~10 mA,反应时间为0.5~5分钟。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反应的电流为-6~-1 mA,反应时间为0.5~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50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车床活动卡爪
- 下一篇:一种富氧高温脱除可燃固废气化焦油的装置和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