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17-4PH锻件表面开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3847.0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0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卞晓春;杨春;王飞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振宏重型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5/08;C21D1/26;C21D9/00;F16F15/067;F16F15/2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曹键 |
地址: | 2144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17 ph 锻件 表面 开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17‑4PH锻件表面开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浇铸;步骤二、采用镦粗机,进行锻造;步骤三、锻造结束后加工处理;其中所述镦粗机包括镦粗盘,所述镦粗盘包括位于中心部分的第一压实部,以及位于第一压实部外圈的辅助压实部,第一压实部与辅助压实部之间通过设置倾斜的台阶进行衔接,倾斜方向由第一压实部朝向辅助压实部由高到低设置。本申请锻造后的处理方法包括先用热处理,之后硬化处理,再进行热处理,最后冷却并硬化处理结束,能够提升锻件的强度;而采用本申请的镦粗盘装置,使每一次镦粗、拔长都整个面接触,并且整体变形,中心有效压实,锻后检测心部晶粒度为4‑5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型材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减少17-4PH锻件表面开裂的方法。
背景技术
17-4PH合金是由铜、铌/钶构成的沉淀、硬化、马氏体不锈钢,17-4PH性能特点是易于调整强度级别,即可通过变动热处理工艺予以调整.马氏体相变和时效处理形成沉淀硬化相是其主要强化手段,17-4PH衰减性能好,抗腐蚀疲劳及抗水滴性能强。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较好的焊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已经被大量的推广运用在阀门,轴类及化纤行业及具有一定耐蚀要求的高强度零部件等。
该产品再经过热处理后,产品的机械性能更加完善,可以达到高达1100-1300Mpa(160-190ksi)的耐压强度。这个等级不能用于高于300℃(572℉)或非常低的温度下,它对大气及稀释酸或盐都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它的抗腐蚀能力与304和430一样。热成形应在950-1200℃(1742-2192°F)温度范围内进行。完整的热处理包括固熔退火、冷却(低于25℃)及熟化(在既定的温度下)。
17-4PH在热态锻造成型过程中,由于是马氏体基体,锻造温度区间狭窄,锻造表面容易产生微裂纹,对后续加工产生开裂影响。
常规锻造采用700宽上下平砧拔长,拔长过程中由于每一砧接砧的台阶,造成折叠,产生开裂倾向,使产品表面裂纹过多,无法加工成型。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17-4PH锻件表面开裂的方法,从而使锻件表面开裂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减少17-4PH锻件表面开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17-4PH材按重量组份采用浇铸,除去边缘处毛边,备用;
步骤二、采用镦粗机,进行锻造;
步骤三、锻造结束后加工处理即制得所述的17-4PH锻件;
其中所述镦粗机包括镦粗盘,所述镦粗盘包括位于中心部分的第一压实部,以及位于第一压实部外圈的辅助压实部,第一压实部与辅助压实部之间通过设置倾斜的台阶进行衔接,倾斜方向由第一压实部朝向辅助压实部由高到低设置。
所述镦粗盘开设有减震空腔。
所述减震空腔内安装有可上下活动的平衡块。
所述减震空腔内开设有行程槽,所述平衡块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伸进行程槽内用于限制平衡块的活动幅度。
所述行程槽呈椭圆形设置。
所述限位凸起与行程槽的槽壁之间安装有弹性减震件。
所述限位凸起位于平衡块的非圆心位置使平衡块形成偏心轮结构。
镦粗盘的接触面倒圆角增加至R200。
步骤三中加工处理的方法包括先用热处理,之后硬化处理,再进行热处理,最后冷却并硬化处理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振宏重型锻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振宏重型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38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页面的重定向防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GHK三肽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