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文昌鱼栖息地去泥化用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1078.0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1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方琦;张爱梅;黄雅琴;陈敏;林伟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市重灿资源与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80/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张迪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昌鱼 栖息 化用 | ||
1.一种文昌鱼栖息地去泥化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长耙钉排,所述长耙钉排包括横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横杆上且同向均匀设置的多个耙钉;还包括与所述横杆以及耙钉均垂直的牵引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牵引杆;所述牵引杆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牵引转环,所述牵引转环固定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远离所述牵引转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拖拽船,所述拖拽船用于拖动所述长耙钉排移动;所述长耙钉钯上还固定有配重块,使所述长耙钉排沉入文昌鱼栖息地的海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昌鱼栖息地去泥化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耙钉具体为末端为尖齿形的耙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昌鱼栖息地去泥化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网;所述收集网的开口固定有矩形金属框;所述矩形金属框固定于所述长耙钉排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文昌鱼栖息地去泥化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耙钉排还包括加强杆及连接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与牵引杆形成加强斜杆;所述加强杆上沿垂直于所述横杆、牵引杆与加强杆所在平面的方向设置有固定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固定连接设置于所述横杆两端的固定杆使得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横杆间隔一段距离且与所述横杆相互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文昌鱼栖息地去泥化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金属框的长边与所述连接杆相互贴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文昌鱼栖息地去泥化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包括第一固定杆及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及第二固定杆分别设置有所述加强杆的两端;所述矩形金属框的长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文昌鱼栖息地去泥化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文昌鱼栖息地去泥化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固定杆,所述配重块中部设置有固定螺孔,通过固定螺孔与第三固定杆的连接使所述配重块固定连接于加强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文昌鱼栖息地去泥化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物杆;所述置物杆与所述横杆相互平行且间隔一段距离;所述置物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杆;所述置物杆上设置有水下摄像机及水下照明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文昌鱼栖息地去泥化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转环具体为一U型圈,所述U型圈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牵引杆的两端设置有连接配合孔;通过转动销插入连接孔及连接配合孔实现所述U型圈与所述牵引杆的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市重灿资源与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市重灿资源与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10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