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豇豆秋季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590881.2 申请日: 2020-06-24
公开(公告)号: CN111602569A 公开(公告)日: 2020-09-01
发明(设计)人: 张朝明;赵坤;唐胜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G22/40 分类号: A01G22/40;A01C21/00;A01N47/12;A01N43/80;A01N51/00;A01N47/18;A01N37/34;A01N43/653;A01N47/34;A01N43/22;A01N43/36;A01N43/90;A01N43/68;A01N53/
代理公司: 南宁市吉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5 代理人: 滕艺琼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豇豆 秋季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豇豆秋季栽培方法:(1)品种选择;(2)种子处理;(3)整地、施基肥;(4)播种;(5)水分;(6)追肥;(7)搭架、整蔓:当植株长至40cm~60cm时,单行搭“1”字架;(8)病虫害防治: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措施防治;(9)采收:采收豇豆,开花后7d~10d豇豆籽粒未明显凸起时为合适采收期。本发明豇豆秋季栽培方法通过合理施基肥和追肥、栽培密度调控等技术措施来实现秋季豇豆栽培,能够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延长豇豆采收时间,凸显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了产量,提高了生产效益;进一步的,本发明方法可操作性强,能够实现稳产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豇豆栽培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豇豆秋季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豇豆(Vigna unguiculata),俗称豆角、豆等,食用嫩荚。广西豇豆年种植面积超过3万hm2,是广西“西菜东运”、“南菜北运”豇豆生产外运基地。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精准扶贫的开展,豇豆生产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北海地处北部湾,日照强,温度高,无霜期长,属亚热带季风型海洋性气候带,年平均气温约23℃,降雨量超1600mm,非常适合豇豆的生长。2018年,北海市种植豇豆面积达1.45万hm2,产量超40万吨,产值20多亿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北海市的三区一县,27个乡镇中有20多万人在从事豇豆生产及相关行业;带动了当地劳动人口及返乡人员就业问题。

传统习惯秋季生产豇豆,一是生产中大量使用复合肥,二是为追求经济效益一味加大豇豆的种植密度;从而导致肥料利用率不高并加剧了土地的污染,种植密度的增大不利于大田通风透光,导致病虫害的发生的频率加大而增加了防治的难度;不利于延长豇豆的采收时间,豇豆的产量得不到保障。因此,探索一种豇豆秋季栽培方法应用于生产尤为必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豇豆秋季栽培方法,旨在解决目前豇豆栽培过程中栽培密度高、病虫危害频繁、肥料使用不当等问题。

一种豇豆秋季栽培的方法是北海豇豆秋季生产中通过使用当地原材料生产的海洋生物有机肥作基肥、采用1字型搭架方式、实行根际追肥和根外追肥相结合等措施进行豇豆秋季栽培,延长了豇豆采收时间,增加了栽培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豇豆秋季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选择:选用商品性好、产量高、无鼠尾、耐贮运、抗病抗逆性强的豇豆品种;

(2)种子处理:播种前先晒种1h~3h,并用0.2%~0.3%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消毒;

(3)整地、施基肥:于定植前10d足施基肥、细耙精耕,每667m2使用海洋生物有机肥750kg~1000kg、复合肥5kg~10kg,将海洋生物有机肥和复合肥均匀撒于待耕种土壤表面,深翻土壤30cm~40cm,翻耙肥、土混合均匀,土壤如有结块需打碎混匀后土地平整起垄;畦宽120cm~140cm、沟宽30cm~40cm,畦高15cm~20cm;

(4)播种: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种子直播,株距20cm~30cm,畦面开穴,每穴播种2~4粒,播种深度为0.5cm~1.0cm,播种后覆盖壤土,然后淋足水,以畦面湿透为宜,每667m2用种量1.25kg~1.75kg;

(5)水分:播种后3d~5d后淋缓苗水1次,苗期要保持土地干爽,少供水,若土地干旱的确需要补水,可淋少水使畦面微湿便可;开花结荚期逐渐加大水份供应,使土壤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遇雨天及时排水,畦面不能积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08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