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弯箍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9895.2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7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冯广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广建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均钦 |
地址: | 529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弯箍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弯箍机,包括弯折机构、叠料机构和控制机构,弯折机构包括转盘、第一驱动装置和定位组件,转盘上设有中心销和偏心销,中心销和偏心销配合并通过定位组件对钢筋进行定位;叠料机构包括顶板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驱动顶板沿与转盘工作面的垂直方向移动;在需要叠料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配合进行叠料操作,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顶板沿垂直于转盘方向推动钢筋,使钢筋翘起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便于将钢筋的两端错位并叠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自动叠料,无需人手操作,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更省时省力,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操作安全性也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筋弯箍机。
背景技术
箍筋是建筑行业常见的建筑材料,通常利用弯箍机将钢筋弯折形成箍筋。如本申请人提出的发明专利,其公告号为CN209792473U,专利名称为联动变位双向钢筋弯箍机,利用该联动变位双向钢筋弯箍机能够将钢筋弯折形成方形箍筋。在钢筋弯折过程中,为了使两个端角能够叠合在一起形成矩形框,在最后的弯折步骤中需要将钢筋的两端错位,便于叠料。具体操作是,当弯箍机对钢筋弯折最后一个弯角时,通过手动将钢筋的另一端掰起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从而使得在完成最后弯角时钢筋的两端能够叠合在一起,实现叠料。此弯箍机需要准确控制折弯角度,对操作工人的体力和经验均要求较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钢筋弯箍机,无需人手操作,能够实现自动弯折,并对钢筋两端错位进行叠料,结构实用可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钢筋弯箍机,包括:
弯折机构,所述弯折机构包括转盘、第一驱动装置和定位组件,所述转盘上设有中心销和偏心销,所述中心销和所述偏心销配合并通过所述定位组件对所述钢筋进行定位,以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盘转动时折弯钢筋;
叠料机构,所述叠料机构包括顶板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顶板沿与所述转盘工作面的垂直方向移动,以推动钢筋翘起便于钢筋两端能够错位叠料;以及,
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配合以完成叠料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钢筋弯箍机,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利用转盘上的中心销和偏心销配合夹紧钢筋并通过定位组件对钢筋进行定位,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转盘转动,使得钢筋折弯形成弯角,这样通过弯折机构将钢筋弯折出多个弯角;在需要叠料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配合进行叠料操作,使得第一驱动装置工作时能够通过中心销与偏心销配合夹紧钢筋,起到定位作用,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顶板沿垂直于转盘方向推动钢筋,使钢筋翘起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便于将钢筋的两端错位并叠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自动叠料,无需人手操作,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更省时省力,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操作安全性也得到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液压缸,所述控制机构包括:
换向阀,用于切换液压油路,所述换向阀通过第一油管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通过第二油管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并通过第三油管进行卸油;
联动机构,用于触发所述换向阀,以将液压油经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三油管流向的油路切换为经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的油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向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油管连通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油管连通的出油口以及与所述第三油管连通的卸油口,所述阀芯能够沿所述阀体内腔伸缩移动以切换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和所述卸油口的连通,且所述阀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阀体的外侧形成触发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广建,未经冯广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9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网关的报文收发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脱除烷基糖苷中脂肪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