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像素电路结构及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7923.7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0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高琳华;张九占;马志丽;胡祖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9G3/20;H04N5/225;H01L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李浩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电路 结构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结构及显示面板,解决了现有的像素电路结构用于给对应的显示像素单元提供驱动信号时,会造成显示面板的开孔区周围显示与非孔区的显示效果不均的问题。所述像素电路结构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单元,分别用于向多个显示像素单元提供驱动信号,其中,所述多个像素电路单元围绕一镂空区域排布;以及连接部,构造为连接所述镂空区域周围的像素电路单元。通过设置连接部,将镂空区域周围的像素电路单元连接起来,补偿了镂空区域周围的像素电路单元与其他像素电路单元的电阻和电容差异,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开孔区周围显示与非孔区显示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像素电路结构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显示已经进入到全面屏时代。由于视觉效果及美观程度的要求,全面屏显示也从刘海屏、水滴屏逐渐发展到打孔屏。打孔屏具有外形美观、占屏比大的优点,但工艺实现较为复杂,容易出现光学显示不良。由于打孔屏的设计需要开孔,在像素电路结构设计时,像素电路单元的排布包括与开孔对应的镂空区域。由于镂空区域的存在,造成镂空区域周围的像素电路单元与其他像素电路单元工作时电阻电容存在差异,因此,现有的像素电路结构用于给对应的显示像素单元提供驱动信号时,会造成打孔屏的开孔区周围显示与非孔区的显示效果不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像素电路结构,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像素电路结构的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的像素电路结构应用到显示面板时,导致开孔区周围显示与非孔区显示效果不均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结构,该像素电路结构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单元,分别用于向多个显示像素单元提供驱动信号,其中,所述多个像素电路单元围绕一镂空区域排布;以及连接部,构造为连接所述镂空区域周围的像素电路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镂空区域为圆形或方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像素电路单元呈阵列排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镂空区域周围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中在第一阵列方向上的两个像素电路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连接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阵列方向上相对的两个像素电路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单元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像素电路单元的半导体走线设置在同一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像素电路结构进一步包括合并信号线,用于连接所述镂空区域周围的在第一阵列方向上相邻的至少两个像素电路单元;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连接单元;其中,在所述像素电路单元第二阵列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条合并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单元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连接单元设置为环绕所述镂空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像素电路单元的初始化电压信号线设置在同一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面板包括像素电路层,所述像素电路层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像素电路结构;以及显示像素层,所述显示像素层包括与所述镂空区域对应设置的开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结构和显示面板,通过设置连接部,将镂空区域周围的像素电路单元连接起来,补偿了镂空区域周围的像素电路单元与其他像素电路单元的电阻和电容差异。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结构用于给对应的显示像素单元提供驱动信号时,由于镂空区域周围的像素电路单元与其他像素电路单元的电阻和电容差异减小,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开孔区周围显示与非孔区显示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79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联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六开关五电平整流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