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金属土壤深层二段式修复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6521.5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1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庄立防;庄展松;罗方陆;庄展鑫;庄宝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装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张朝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桂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土壤 深层 二段式 修复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土壤深层二段式修复回收方法,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可以实现通过在待修复重金属土壤内预埋二段修复棒的方式,从土壤深层靠近地下水的区域以以水为载体吸收重金属,然后通过加热蒸发的形式完成重金属和载体水的分离,重金属集中截留收集等待回收,而水蒸气则沿着二段修复棒上升至土壤表层种植重金属富集植物的区域,供重金属富集植物的根系直接吸水同时避免重金属的泄漏扩散,综合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的方式,对待修复重金属土壤实现二段式原位修复,显著提高对污染土壤尤其是深层土壤的修复效果,且修复成本较低并可以对重金属进行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金属土壤深层二段式修复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之一,又是各种污染物的最终归宿,世界上90%的污染物最终滞留在土壤内。由于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并可经水、植物等介质最终影响人类健康,所以采取措施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是必要的,现阶段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
采用物理法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效果较好、效率很高,但是往往存在着不能完全解决重金属污染,仅仅是转移污染,还需要进行再次处理的问题。采用化学法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处理效率较高,但处理成本也较高,并可能带来二次污染。如果采用原地淋洗的方法还必须搞清地下水的流向,以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采用生物法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成本较低,不会带来二次污染,还能够在治理重金属的同时修复土壤的生态系统,但是其重金属治理效率较低、效果较差,还不能高效地完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
尤其是针对土壤深层的重金属修复问题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低成本修复方法,导致一般的重金属土壤修复只针对表层土壤,难以深入到深层靠近地下水的区域,作为重金属污染的源头即使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仍会扩散,因此目前的深层土壤修复问题一方面难以有效针对性修复,另一方面很难回收重金属做到资源的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土壤深层二段式修复回收方法,它可以实现通过在待修复重金属土壤内预埋二段修复棒的方式,从土壤深层靠近地下水的区域以以水为载体吸收重金属,然后通过加热蒸发的形式完成重金属和载体水的分离,重金属集中截留收集等待回收,而水蒸气则沿着二段修复棒上升至土壤表层种植重金属富集植物的区域,供重金属富集植物的根系直接吸水同时避免重金属的泄漏扩散,综合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的方式,对待修复重金属土壤实现二段式原位修复,显著提高对污染土壤尤其是深层土壤的修复效果,且修复成本较低并可以对重金属进行回收。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重金属土壤深层二段式修复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勘探待修复重金属土壤的面积的地下水深度,制作相应数量及尺寸的二段修复棒;
S2、在待修复重金属土壤上钻出若干深孔并埋下二段修复棒,回填上土壤后在二段修复棒上种植重金属富集植物;
S3、向待修复重金属土壤上泼洒石灰水来调节酸碱度至合适值,然后定期泼洒螯合剂;
S4、二段修复棒以水为载体开始吸收深层地下水处的重金属,并通过蒸发的形式完成分离,载体水向上到达重金属富集植物,重金属截留下等待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装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装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65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