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N-取代-4-吗啉基-2,5-二氧代-2,5-二氢-1-吡咯)二硫代磷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4881.1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2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戈;周雪莹;许亚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6558 | 分类号: | C07F9/65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35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代 吗啉基 二氧 吡咯 硫代磷酸 二乙酯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S‑(N‑取代‑4‑吗啉基‑2,5‑二氧代‑2,5‑二氢‑1‑吡咯)二硫代磷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在有机溶剂中,氧气条件下,以二硫代磷酸二乙酯、吗啡啉和N‑取代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为反应原料,在过渡金属铜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多组分串联反应得到S‑(N‑取代‑4‑吗啉基‑2,5‑二氧代‑2,5‑二氢‑1‑吡咯)二硫代磷酸二乙酯。所述方法反应条件简单、实验操作简便、产物的产率和纯度高,为S‑(N‑取代‑4‑吗啉基‑2,5‑二氧代‑2,5‑二氢‑1‑吡咯)二硫代磷酸二乙酯的制备开拓了合成路线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和研究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S-(N-取代-4-吗啉基-2,5-二氧代-2,5-二氢-1-吡咯)二硫代磷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马来酰亚胺作为一类重要的酰胺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分子以及临床药物分子中(如下面结构式所示),并且母体结构还可以通过各种转换反应制备琥珀酰亚胺、吡咯烷、内酰亚胺等衍生物,因此,基于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不同领域的应用,如何高效绿色地合成具有马来酰亚胺骨架的衍生物一直是有机化学家追求的目标。
含有马来酰亚胺结构的活性分子
正是由于含有马来酰亚胺结构的化合物如此重要,人们对其母体结构的修饰合成开展了大量研究,实现了马来酰亚胺的胺硫化反应(Copper-Catalyzed IntermolecularThioamination of Maleimides with Thiols and Formamides:A One-StepConstruction of 3-Amino-4-thiomaleimides Using Formamides as NitrogenSources,Synthesis 2018,50,4627-4636;Copper-Catalyzed Oxidative Thioaminationof Maleimides with Amines and Bunte Salts,Org.Lett.2020,22,1863-1867;Three-Component Coupling Reactions of Maleimides,Thiols,and Amines:One-StepConstruction of 3,4-Heteroatom-functionalized Maleimides by Copper-CatalyzedC(sp2)-H Thioamination,Adv.Synth.Catal.2018,360,173-179)。
另一方面,由于二硫代磷酸酯是众多农药分子的常见官能团,例如:氯亚胺硫磷、氯亚胺硫磷、特丁磷亚砜、特丁磷、保泰松、发果、乙基杀扑磷、芬硫磷、砜拌磷、氯甲磷、哌草磷、砜拌磷、乙拌磷砜等,然而在马来酰亚胺母核结构上引入二硫代磷酸酯官能团至今未见报道,因此,利用廉价易得的原料,通过简单的合成反应条件,实现在马来酰亚胺上同时引入胺基和二硫代磷酸酯官能团,为创新农药分子的发现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这也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基础和动力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二硫代磷酸二乙酯、吗啡啉和N-取代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为反应原料,通过多组分串联反应得到S-(N-取代-4-吗啉基-2,5-二氧代-2,5-二氢-1-吡咯)二硫代磷酸二乙酯化合物。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下述技术方案:在有机溶剂中,氧气条件下,以二硫代磷酸二乙酯、吗啡啉和N-取代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为反应原料,在过渡金属铜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多组分串联反应得到S-(N-取代-4-吗啉基-2,5-二氧代-2,5-二氢-1-吡咯)二硫代磷酸二乙酯。
上述的反应过程,可用下述的反应式表示:
所述N-取代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与二硫代磷酸二乙酯和吗啡啉用量的摩尔比:1∶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4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捆绑设备
- 下一篇:人脸图像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