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信号分布式管理系统、方法、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3408.1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7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联合泰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K3/00 | 分类号: | H04K3/00;H04W4/021;H04W4/33;H04W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科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2 | 代理人: | 曹晓斐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信号 分布式 管理 系统 方法 介质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室内信号分布式管理系统、方法、介质及设备,属于无线通讯技术领域。本申请的室内信号分布式管理系统包括:信号探测仪,其获取工作区域内的移动终端;信号处理器,其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采集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数字化管理平台,其根据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预设的用户信息,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黑名单还是白名单,并将判定结果发送给信号处理器,其中信号处理器,其根据判定结果,下发对应的信令到移动终端,从而使得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信令。本申请中采用先进的模块,实现了现场的移动终端管控功能,能够解决特殊行业特殊环境的内部移动终端信号的可管可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信号分布式管理系统、方法、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单位管理带来一系列管理问题:其一,需要对员工和访客的移动终端进行有效的管控,以防止信息泄露;其二,在要害保密部门,需严格禁止携带和使用移动终端;其三,管控流程应该简单快捷且有效,不能明显影响管理效率和制度;其四,当出现异常行为时,系统应能快速发现并告警,以防严重事态发展。
现有技术中,传统信号屏蔽器功能较单一,以同频的方式对2G/3G/4G和WIFI信号等进行暴力干扰。该方式在某些临时使用的场合比较合适,譬如考场。但对于固定的有长期屏蔽需求的场所则不适用。
当前移动通信网络频段繁多,常用的有无线波段band1、band3、band5、band38、band39、band40、band41,在5G网络时代频段又会增加很多。信号屏蔽器需要对所有商用的频段进行屏蔽,这导致设备成本居高,管理起来也相当复杂。而且传统的暴力屏蔽方式无法区分移动终端,只能无区别全部屏蔽,当屏蔽区域有工作需求时,也无法为其单独放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室内信号分布式管理系统、方法、介质及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一种室内信号分布式管理系统,其包括:信号探测仪,其获取工作区域内的移动终端;信号处理器,其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采集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数字化管理平台,其根据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预设的用户信息,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黑名单还是白名单,并将判定结果发送给信号处理器,其中信号处理器,其根据判定结果,下发对应的信令到移动终端,从而使得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信令。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一种室内信号分布式管理方法,其包括:信号探测仪获取工作区域内的移动终端;信号处理器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采集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数字化管理平台根据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预设的用户信息,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黑名单还是白名单,并将判定结果发送给信号处理器,其中信号处理器根据判定结果,下发对应的信令到移动终端,从而使得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信令。
在本申请的另一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中计算机指令被操作以执行方案一中的室内信号分布式管理方法。
在本申请的另一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操作计算机指令以执行方案一中的室内信号分布式管理方法。
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中信号探测仪,其获取工作区域内的移动终端;信号处理器,其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采集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数字化管理平台,其根据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预设的用户信息,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黑名单还是白名单,并将判定结果发送给信号处理器,其中信号处理器,其根据判定结果,下发对应的信令到移动终端,从而使得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信令。本申请结合移动网络的特性,采用3种制式(TDD移动,FDD电信以及FDD联通),配合20W功放,以及天线阵列模块实现对工作区域内的信号屏蔽。在高效屏蔽的同时能够避免对移动网络的干扰,同时能够实现白名单移动终端正常使用移动网络的需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联合泰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联合泰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34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