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整流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开关电源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2844.7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6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苏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整流 控制电路 控制 方法 开关电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整流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开关电源,通过信号调节电路控制同步整流管关断之前的栅源电压值,信号调节电路提供的下拉信号在栅源电压下降到某一预设值时即开始减小,使得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栅源电压不至于快速达到关断电压值附近,从而控制同步整流管的漏源电压维持在第一阈值电压附近,可达到开关电源损耗减小,系统效率提高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电源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同步整流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在开关电源电路中,为了提高开关电源的转化效率,通常采用同步整流开关管替代整流二极管,如图1所示为反激式开关电源的示意框图,副边采用整流开关管M2替代二极管,所述反激式开关电源还包括隔离变压器T,原边主开关管M1,输入电容C1和输出电容C2。
在反激式开关电源工作过程中,为了能够尽快关断整流管M2以实现开关电源的连续工作模式(CCM),通常采用的控制方法为在整流管M2的栅极连接一个下拉电流源,如图1中I1,当检测到整流管M2的漏源两端压降触碰到预设的第一阈值电压Vth1时,通过电流源I1下拉整流管M2的栅源电压,栅源两端电压随之降低;当检测到整流管M2的漏源两端压降触碰到预设的第二阈值电压Vth2时则快速下拉栅源两端电压以迅速关断同步整流管M2。
现有技术中的下拉电流源I1在下拉的过程中,采用恒定的下拉电流值,这样,当同步整流管M2的漏源两端压降触碰到预设的第一阈值电压Vth1时,较大的下拉电流值容易将栅源电压下拉至同步整流管M2的关断阈值电压或者关断阈值电压附近,使得同步整流管M2的导通电阻较大,从而导致同步整流管M2的损耗增加、难以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整流控制电路、控制方法以及开关电源,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同步整流开关管损耗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同步整流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开关电源中的同步整流管,其包括信号调节电路,所述信号调节电路检测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漏源两端电压,当检测到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漏源两端电压大于等于第一阈值电压时,所述信号调节电路输出一下拉信号至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栅极以调整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栅源电压,从而使得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漏源两端电压维持在所述第一阈值电压附近,其中,当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栅源电压下降至预定的电压值时,则控制所述下拉信号减小。
优选地,当检测到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漏源两端电压等于第一阈值电压时,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栅源电压值记为第一电压值,所述预定的电压值为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电压值。
优选地,所述第一阈值电压的值设置为在所述同步整流管达到关断前的某一电压值。
优选地,所述预定的电压值大于一固有电压值,所述固有电压值位于0.5V-1V之间的某一值。
优选地,所述信号调节电路包括检测电路和下拉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漏源两端电压,以输出开关信号控制所述下拉电路开始进行下拉处理,
所述下拉电路接收所述开关信号,当所述开关信号有效状态时,所述下拉电路输出所述下拉信号至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栅极。
优选地,所述下拉电路包括下拉电流源和下拉电阻,所述下拉电流源和下拉电阻串联连接在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所述下拉电流源的电流信号作为所述下拉信号。
优选地,所述下拉电路进一步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并联在所述下拉电阻的两端,所述第一开关管通过比较电路控制其开关状态,所述比较电路接收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栅源电压和第一比较阈值,经过比较运算后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开关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比较阈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未经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28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