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膜层与显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2802.3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5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严建斌;周艺端;林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0 | 分类号: | G02B1/10;G09F9/00;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显示 设备 | ||
本揭示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学膜层,包含第一透光盖层、第二透光盖层、油墨层、以及接合层。第二透光盖层设于所述第一透光盖层之上。油墨层设于所述第二透光盖层之一表面之周缘区。接合层设于所述油墨层及所述第二透光盖层之所述表面与所述第一透光盖层之间,以接合所述第一透光盖层与所述第二透光盖层。藉由将油墨层设置在第一透光盖层与第二透光盖层之间,可有效解决可视区边缘漏光问题,薄化显示设备,进而可提升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光学膜层与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可携式电子产品的显示屏幕的盖层一般采用多层塑料复合材料,以增加屏幕盖层的耐冲击力,提升产品可靠度,并降低成本。屏幕盖层的底面通常于对应显示屏幕的可视区以外的边框区印刷有油墨层,以遮挡住下方的组件或结构。
由于黑色油墨有利于遮挡来自底下显示模块的光源,因此屏幕盖层的边框区所印刷的油墨层目前普遍为黑色,而使得显示屏幕具有黑色边框。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设计多样化,电子装置的边框颜色也更多元。然,由于其他颜色的油墨的遮光效果没有黑色油墨好,因此制作具非黑色边框区的屏幕盖层时,除了所需边框区颜色的油墨外还需额外印刷一层黑色或灰色油墨。举例而言,制作具白色边框区的屏幕盖层时,需先于盖层底面的边框区印刷一层白色油墨,再于此白色油墨层上印刷一层黑色油墨或灰色油墨,以确实遮挡显示模块射向边框区的光。
至少二层油墨的印刷会使油墨更靠近下方光源,如此使用者从盖层上方可看到射向可视区边缘之光线的角度更大,而导致可视区边缘漏光(edge glow)问题。此外,油墨层系印刷于盖层底面的边框区,盖层底面的边框区因油墨层的存在而与盖层底面的可视区之间有高度段差。由于在制作上需克服油墨段差,因而导致产能下降。而为克服油墨段差,通常需采用厚度较大的固态光学透明胶,如此会导致电子装置的厚度增加且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可视区边缘漏光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揭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膜层及显示设备,其可有效解决可视区边缘漏光问题,而可提升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
本揭示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膜层及显示设备,其可解决接合层接合二透光盖层时所面临的油墨段差问题,因此不仅显示设备的边缘区的颜色选择多元,更可进一步薄型化显示设备,并可降低制作成本,提高人均时产能 (UPPH)。
本揭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学膜层,包含第一透光盖层、第二透光盖层、油墨层、以及接合层。第二透光盖层设于所述第一透光盖层之上。油墨层设于所述第二透光盖层之一表面之周缘区。接合层设于所述油墨层及所述第二透光盖层之所述表面与所述第一透光盖层之间,以接合所述第一透光盖层与所述第二透光盖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光盖层包含一聚碳酸酯(PC)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光盖层包含抗眩(AG)层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光盖层为紫外线截止(UV cut)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墨层包含第一油墨层以及第二油墨层。第一油墨层设于所述第二透光盖层之所述表面。第二油墨层设于所述第一油墨层与所述接合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油墨层与所述第一油墨层具有不同颜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合层包含水胶或固态光学透明胶(OCA)。
一种显示设备,包含光学膜层以及显示模块。光学膜层包含第一透光盖层、第二透光盖层、油墨层、以及接合层。第二透光盖层设于所述第一透光盖层之上。油墨层,设于所述第二透光盖层之一表面之周缘区。接合层设于所述油墨层及所述第二透光盖层之所述表面与所述第一透光盖层之间,以接合所述第一透光盖层与所述第二透光盖层。显示模块设于所述光学膜层之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28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