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三元催化消声器抛丸工装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1788.5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5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淳钧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14 | 分类号: | B24C3/14;B24C3/18;B24C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朱文军 |
地址: | 265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三元 催化 消声器 抛丸 工装 夹具 | ||
本发明涉及抛丸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三元催化消声器抛丸工装夹具,包括有安装箱、夹具、第一转动机构、伸缩机构;安装箱为圆筒状,安装箱底部安装有数个伸缩机构,数个伸缩机构围绕安装箱轴线分布,伸缩机构的工作端向下,第一转动机构安装在安装箱的内部,第一转动机构设有数个输出端与伸缩机构一一对应均匀分布,第一转动机构的输出端穿过安装箱的底部向下延伸,夹具的分别安装在伸缩机构的输出端和第一转动机构的工作端,夹具的工作端同轴相对设置,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三元催化消声器在抛丸时抛丸颗粒会进入内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以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丸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三元催化消声器抛丸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碳氢化合物和NOx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三元催化消声器在加工过成这中需要对表面进行抛丸打磨,三元催化消声器具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输出端和输入端连同内部安装有零件,因此三元催化消声器在抛丸的打磨时需要避免抛丸的颗粒进入三元催化消声器的内部以及对三元催化消声器外表面全方位打磨,所以需要一种汽车三元催化消声器抛丸工装夹具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三元催化消声器抛丸工装夹具,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三元催化消声器在抛丸时抛丸颗粒会进入内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以及效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三元催化消声器抛丸工装夹具,三元催化消声器具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包括有安装箱、夹具、第一转动机构、伸缩机构;安装箱为圆筒状,安装箱底部安装有数个伸缩机构,数个伸缩机构围绕安装箱轴线分布,伸缩机构的工作端向下,第一转动机构安装在安装箱的内部,第一转动机构设有数个输出端与伸缩机构一一对应均匀分布,第一转动机构的输出端穿过安装箱的底部向下延伸,夹具的分别安装在伸缩机构的输出端和第一转动机构的工作端,夹具的工作端同轴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包括有箱体、箱盖、吊柱;箱体圆筒状,吊住的一端与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吊柱的一端设置有吊环,箱盖套设在吊柱的外侧与箱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个伸缩机构围绕安装箱轴线分布每个伸缩机构相同,伸缩机构包括有直线驱动器、定位滑轨、滑块、第一转动轴、托架、第一转动轴;定位滑轨固定安装在安装箱的底部、滑块安装在定位滑轨的内部,直线驱动器固定安装于箱体的内部,直线驱动的工作端穿过箱体的底部向下延伸与滑块的非工作固定连接,托架非工作端固定费安装在滑块工作端的侧部,第一转动轴的一端与托架工作端转动连接,另一端竖直向上设置。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旋转驱动机构、第二转动轴、传动轮、链传动;第二传动轴的一端穿过安装箱底与夹具非工作端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轴与箱体转动连接,转动轮套设于第二传动轴未穿过的安装箱的一端,转动轮套与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轴和传动轮设有数个相同的与伸缩机构一一对应均匀分布,链传动将均匀分布的传动轮连接起来,旋转驱动机构安装在安装箱的内部,旋转驱动机构的工作端与数个第二转动轴中的一个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有旋转驱动器、从动轮、主动轮、第三传动轴、旋转驱动器固定安装在安装箱内部,主动轮固定安装在驱动器的工作端,第三传动轴一端与数个第二转动轴中的一个同轴固定连接,从动轮固定安装在第三传动轴远离第二传动轴的一端,第一从动轮与第一主动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夹具包括有上夹具、下夹具;上夹具的非工作端固定安装在第二传动轴穿过安装箱底的一端,下夹具非工作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远离托架的一端,上夹具和下夹具的工作端相对同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淳钧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淳钧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17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