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栽培五味子修剪废弃的枝干开发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0617.0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8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黑育荣;张益三;靳淼;刘金娜;解江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1B9/02 | 分类号: | C11B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栽培 五味子 修剪 废弃 枝干 开发利用 方法 | ||
人工栽培南五味子冬季修剪废弃的枝干开发利用方法,利用五味子种植企业、农户冬季修剪时废弃的南五味子枝干,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南五味子枝干挥发油进行提取。人工栽培过程中修剪废弃的北、南五味子枝干中均含有经济价值极高的五味子挥发油,提出废弃枝干开发利用方法,可以提高五味子栽培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途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的提取方法,特别是人工栽培南五味子修剪废弃的枝干开发利用方法提取出五味子挥发油。
背景技术
五味子,为分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北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南五味子),为2种不同植物种,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五味子挥发油含有单萜类、含氧单萜类、倍半萜类、含氧倍半萜类和少量醇、酸等含氧化合物。五味子挥发油可以消除压力、防止视力和听力下降,防止视网膜变性、降低了体内的胆固醇,治疗排尿,脱水和腹泻、缓解经前综合症等病症。
对五味子挥发油提取方法与成份的研究对象为北五味子,主要集中在果实和种子上。2000年,张兰杰等对北味子果实中多糖的提取与纯化进行了研究;2002 年,谭晓梅等运用GC-MS的技术对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的北五味子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和比较;2003年周英等从北五味子中分离鉴定出三萜类物质;2004年,刘风雷等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北五味子油中亚油酸的含量;2005年戴好富等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辽宁北五味子的干燥果实进行提取,得到其挥发油,并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GC-MS定量与定性的分析; 2008年,朱凤妹等采用GC-MS技术从北五味子果实中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组分;2001年,王炎等运用GC-MS技术研究北五味子种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且鉴定与北五味子果实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相比较,发现北五味子种子的本身与果肉挥发油中的组成不同。
而对枝干和茎皮挥发油研究仅有:1990年,孙广仁、杨文胜等对生长季北五味子茎皮经水蒸汽蒸馏挥发油;徐海波(2005)等通过运用GC-MS分析研究北五味子藤茎挥发油成分,发现五味子的藤茎挥发油与已经报道的五味子的果实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不同;2012年,刘娟、孙健飞对北五味子藤茎中挥发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
据调查,五味子成龄园每年冬季每亩修剪废弃的技干一般达600公斤,仅按陕西省柞水县现有南五味子20万亩野生林人工改造和10万亩人工栽植林计算,每年作为废料丢弃的五味子枝干就达18万吨,造成了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而直到目前为止,对南五味子果实、种子和枝干上挥发油含量、成份及栽培过程中修剪废弃的五味子枝干再次开发利用方法未见报到因此,如何对南五味子修剪废弃的枝干再次开发利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没有对废弃的五味子枝干利用的方法,而是当做废料处理,造成环境和经济成本上的浪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人工栽培过程中修剪废弃的南五味子枝干进行挥发油提取的方法,从而提高五味子栽培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其与传统的对北五味子果实和种子进行提取,本发明将修剪废弃后的五味子枝干重新开发利用,避免了五味子栽培过程中的成本浪费,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人工栽培南五味子修剪废弃的枝干开发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步骤:
步骤1:收集五味子种植企业、农户冬季修剪时废弃的南五味子枝干堆放在库房中,剔除有病虫的枝干,将剩余的南五味子枝干在通风处放置晾干后妥善保存;
步骤2:将所述处理好的南五味子枝干用五味子切割机将其切割成1-2cm的五味子碎料;
步骤3:精确称取上述粉碎的南五味子碎料50克,置于1000毫升烧瓶中,加入500毫升纯化水,并加入玻璃珠数粒,振摇混合后,挥发油测定器下端连接烧瓶,上端连接回流冷凝管;
步骤4:从所述自冷凝管上端加水,直至超过所述挥发油测定器的最高刻度值,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06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